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
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
灵壁驿有方公美少卿留题戏和于壁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
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
注释:方美少卿:即方干。少卿指唐方干,字子固,号咸休道人,唐代诗人。洛阳:即河南洛阳。洛水:指黄河支流洛河。枢:指枢机或机要。枢府,即枢密使的府署。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淮上:即淮南一带。淮南第一山:淮南八公山上的第一座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首句“君把使旌临洛水”,是说对方把朝廷所授的使节之旗插在洛河之上;次句“我参枢幕过潼关”,是说自己也随皇帝的仪仗队伍经过潼关。这两句互为问答。“君”与“我”是主客关系,但“君把使旌”和“我参枢幕”却都以“临洛水”和“过潼关”作结语,可见二者并非同一时间发生的事,而是分别发生在两处。这两句诗,既点明两人同在一地,又表现了他们各自的身份和使命。第三、四句“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意思是说:当秋风萧瑟之时,我定会想到你那被风吹得飘然欲飞的行装,那时我们一定会先看到淮南第一山——天柱山。这里用秋风象征时事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天柱山在安徽滁县西南,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全诗以“临洛水”、“过潼关”、“看第一山”为序,层层展开,写出了旅途中所见景色的变化,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构思别具一格,富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