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边遗竹但枯枝,瘦笋丛生未及齐。
筱嫩不禁风燕立,绿梢烟外起还低。
注释:
礼部直舍:指礼部的官舍。枯竹:指被烧过的竹。嫩筱:嫩竹子。丛燕雀:许多燕子。飞来欲折:想飞翔过来要折断它。以二韵:用两韵来描写它。云:即诗题中所说的“记”。
译文:
在火边遗留的竹林,只是一些枯枝,瘦弱的笋苗丛生,尚未长得一样齐整。
嫩竹子禁不起燕子的风力,立着不动,而青翠的梢头在烟雾之外又低垂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竹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首句“火边遗竹但枯枝”,诗人开篇便点明了竹的位置——在火边的官舍。这里,诗人运用了“火边”这一关键词,既暗示了火灾带来的灾难,又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描述了竹的状态——“但枯枝”,这里的“枯枝”不仅描绘出竹的形状,更传达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之情。
次句“瘦笋丛生未及齐”,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的生长状态。这里的“瘦笋丛生”形象地描绘出竹的生命力顽强、坚韧不拔的特点。同时,诗人通过“未及齐”一词,表达了对竹生长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第三句“筱嫩不禁风燕立”,诗人继续描绘了雨后的竹景。这里的“筱嫩”指的是嫩竹子,而“不禁风燕立”则生动地展现了燕子在雨后竹叶上翩翩起舞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在雨后的竹林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的画面,传达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绿梢烟外起还低”,诗人收束全文,以一幅美丽的画面作为结尾。这里的“绿梢烟外起还低”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竹林中的生机盎然景象。诗人通过这一画面,传达出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竹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追求。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绿意盎然的竹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