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邑近蟠桃,铜章肯许劳。
公田都种秫,霜蟹餍持螯。
宫庙比洙泗,弦歌通掾曹。
想多记石柱,非复笑牛刀。

【解析】

此诗首联交代了诗人的家乡盐城,颔联写收到舍弟来信,他今年大丰收,请求作《夫子庙记》,颈联写在家乡时见到的景象,尾联写对舍弟寄来信的内容,表达自己要学习舍弟的“多记石柱”精神。

【答案】

(1)海邑:指今江苏盐城市。蟠桃:神话中西王母所种仙桃,传说吃了可长生不老。铜章:指古代朝廷颁发的印章。肯:怎肯。劳:辛劳、劳累。

(2)公田:指官府的田地。秫:高粱。持螯:拿蟹腿吃。

(3)宫庙:宫殿和宗庙。比:比并、并列。洙、泗:二水名,均在山东。这里泛指儒学。弦歌:指读书人弹琴唱歌。掾:属官。曹:官署。

(4)想多记石柱:指多记石碑上的文字。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是诗人收到舍弟书信,得知他在家乡收成颇丰,特写信请诗人为他代为撰写《夫子庙记》而写的。

首句“寄盐城舍弟得书言岁大稔兼求作夫子庙记”,说明收到舍弟书信是在过年时,因年关已过,故称“岁大稔”。第二句“海邑近蟠桃,铜章肯许劳”,点明舍弟家在海邑附近,且有“铜”字的印章,说明是官宦之家。“铜章肯许劳”意谓你肯把辛劳的事委托给我,表明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第三句“公田都种秫,霜蟹餍持螯”,写舍弟在家乡时的情景,“公田都种秫”意谓在官府的田地上都种高粱。高粱成熟后,人们就把它割下来晒干,做成酒,所以称“秫”。“霜蟹餍持螯”是说到了秋天,河里的螃蟹肥了,人们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螃蟹了。这两句诗既交代了舍弟在家时的情况,又写出了舍弟的勤劳与朴实。第四句“宫庙比洙泗,弦歌通掾曹”,说明舍弟的家乡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文化,“宫庙比洙泗”,意谓那里的庙宇建筑宏伟壮观。“弦歌通掾曹”意思是那里的人读书声不绝于耳,连做小吏的也都能吟诗作文。第五句“想多记石柱,非复笑牛刀”,是说想到这些,我真希望能像舍弟一样勤奋好学,多记些文字。“非复笑牛刀”意谓不再笑话我手无缚鸡之力。这句诗既是勉励自己的话,又是对舍弟的鼓励。最后一句“想多记石柱”,是说真希望能多读些石碑上的文字,以便学到更多的东西,以备将来之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清新,充分表达了兄弟间深厚情谊及对舍弟的殷切希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