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如带屡回环,信宿犹居百里间。
敢恨淹留同桂渚,正怜风雨似梁山。
月残虚魄无由共,云映高楼不可攀。
郤怪梦中翻识路,化为蝴蝶一飞还。
诗句原文:
清川如带屡回环,信宿犹居百里间。
敢恨淹留同桂渚,正怜风雨似梁山。
月残虚魄无由共,云映高楼不可攀。
却怪梦中翻识路,化为蝴蝶一飞还。
翻译建议:
在这首诗中,诗人刘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京城后的景象和心境。首句“清川如带屡回环”用“清川”象征清澈而宽广的江河,比喻其曲折蜿蜒,犹如一条长带环绕。接着,“信宿犹居百里间”表达了诗人对旅途遥远、时间漫长感的深刻体会。
第二句“敢恨淹留同桂渚”,中的“桂渚”指的是地名或特定的地点,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因留恋某个地方而停留。然而,“正怜风雨似梁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雨的欣赏,如同山峦般壮丽的自然景色让他感到愉悦。这里的“梁山”指山名,暗示了风雨的壮观和自然美。
第三句“月残虚魄无由共”,描述了月光逐渐消失,诗人无法与逝去的月亮共享这一景象。而“云映高楼不可攀”则形象地展现了高耸入云的楼阁,象征着诗人对高处的追求或向往。
最后一句“却怪梦中翻识路”,表现了诗人在梦境中意外找到了回家的路,这种转折带来了惊喜和满足感。而“化为蝴蝶一飞还”则是将梦境与现实巧妙结合,通过化蝶回归比喻诗人最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或归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后的情感和旅程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感悟。诗中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转变。通过对比旅途中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回忆与眷恋。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文字技巧,还透露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哲思,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