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烟苍翠笼高树,密竹交加隐曲堤。
水调向终人欲醉,夕阳稍近戍楼西。

【解析】

“澹烟苍翠笼高树”,意思是淡烟弥漫,青翠的树木笼罩着高高的天空,写出了暮春时节,万物复苏,景色优美。“密竹交加隐曲堤”,意思是茂密的竹子交错生长,掩映着曲折的小河堤岸,写出了小河两岸景色秀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水调”句:意为听那优美的《水调》乐曲,人们欲醉难抑。

“夕阳”句:意为夕阳西沉时,戍楼的影子渐渐向西延伸。

赏析:

首联写景。诗人从西桥到紫温载酒作乐即事呈府公四首之二,描绘出一幅春天傍晚时分,大自然美景图。在这幅画面中,诗人用笔细腻、准确、生动。“澹烟”“苍翠”两个词,既点明了时间是春天暮春之时,也渲染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为下文描写自然景物作了铺垫。“高树”和“密竹”两句,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绘了眼前景物的特点。“高树”指的是高大的柳树,“密竹”则指茂密的竹林,它们都是春天特有的景物。“笼”字形象地表现了树木茂密、枝繁叶茂的特点,“隐曲”则形容了小河弯曲的地势,给人以美的享受。“人欲醉”三字,则写出了作者听到优美的音乐后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安逸舒适的情景。“水调”二字,则表明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歌曲。“人欲醉”一句,既写出了音乐悦耳动听,令人陶醉的程度,又暗示了作者对这美妙乐曲的喜爱之情。

颈联抒情。这里,诗人以“夕阳”、“戍楼”等意象勾勒出一副晚霞满天,大雁南飞的画面。“向终”二字,表明乐曲已经演奏到了高潮部分,而“人欲醉”的意境,则进一步衬托出了乐曲的美妙动人。“稍近”二字,则表达了作者在欣赏音乐时的愉悦心情。

尾联总结全诗。“戍楼西”,既指西边的城墙,也暗指作者所在的京城洛阳。这句诗句的意思是夕阳西下时,戍楼上的烽火台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戍楼”和“烽火台”两个词,不仅让人想起了边塞战争的景象,更让人联想到了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局面。“西”字在这里,既是方位名词,也是动词,它既表示了夕阳西下的动态,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深深祝福。

【答案】

(1)澹烟苍翠笼高树,密竹交加隐曲堤。

(2)水调向终人欲醉,夕阳稍近戍楼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