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苍山未有尘,阳崖气色已含春。
不关南国年芳早,自有东藩欲贡新。
《时会堂二首》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诗作。此诗以记事起,写景结,叙事言理,寓情于景,语言简练、含蓄而深沉,富有哲理和美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官场的看法与感慨。
- 逐句释义:
- 雪霁苍山未有尘:描述的是雪后初晴,苍山之上没有一丝尘埃的景象。这里的“雪霁”意味着雪后的晴朗天气,“苍山”指的是高大的山峦,“未有尘”则表达了雪后的清新与洁净。
- 阳崖气色已含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山崖上,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的景象。这里的“阳崖”指的是面向阳光的山崖,“气色已含春”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弥漫。
- 不关南国年芳早: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并不依赖于南方国家。这里的“南国”指的是南方的国家或地区,“年芳早”则表示春天来得早。
- 自有东藩欲贡新:表达了东国(这里指代中国)的藩王想要向朝廷贡献新鲜的东西。这里的“东藩”指的是中国的边疆地区,“欲贡新”则表示愿意献上新鲜的物品。
- 译文:
- 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
回忆起曾经担任守卫官员的职责,在春天到来前亲自检查两边的旗帜是否展开。
- 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没想到到了晚年才辞去官职,能够得到皇上赐给的美酒一杯。
- 注释:
- 雪霁(xuě jì):雪后天空放晴。
- 苍山(cāng shān):青色的山。
- 阳崖(yáng yá):面向阳光的山崖。
- 气色(qì sè):气息或面色。
- 年芳(nián fāng):春天到来。
- 东藩:这里指中国的边疆地区,古代称北方为东藩。
- 禁(jìn):皇帝居住的地方。
- 金銮:指皇宫正门上的铜制装饰,泛指帝王之居。
- 赐(cì):给予。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回忆过去的经历,感叹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诗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深沉,充满了哲理和美感。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哲理的人生感悟之作。
《时会堂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它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深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