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晴晓尚寒,土膏欲动未全乾。
碧萱红药饶情态,世漏春光已满栏。
【题解】
这是一首咏春的七绝,诗中描写的是初晴的清晨景象。首句写雨后天晴,晨曦尚寒;颔联写泥土湿润欲干未干,药栏上碧绿色的萱草和红花竞相开放,显得生机盎然;颈联则从花到人,说春光已满人间的园苑亭台,但世人却未能及时欣赏到这美景。
【注释】
宿(sù)雨:隔夜的雨水。
初晴:雨后转晴。
晓尚寒:天刚亮时还觉寒冷。
土膏:指土壤的湿度。全乾:完全干燥。
碧萱红药:指萱草和红花,即“紫薇”。
饶:有。
情态:风姿、神态。
漏:泄露,这里指春天的美景已经泄露。
栏:栏杆。
满:充满。
【译文】
昨夜的雨刚刚停歇,清晨的天空还带着寒意,大地的湿度还未完全消失。
绿色的萱草,红色的芍药,它们在春风中竞相开放,展示出一种勃勃生机。
春天的美好却早已泄露到了人间,人们无法欣赏到这美好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首句先点明时间是在雨过天晴之际,天气虽转暖但仍带寒意。次句进一步描写天气变化,说明虽然雨后初晴,但地上仍潮湿,泥土还没干透。三、四句写药栏上生长的萱草和芍药,色彩鲜艳,生气勃勃。末句写春天的美丽已向人间泄漏,而人们尚未能及时感受到这一美好时光。
这首诗语言清新淡雅,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生活气息,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