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序炎夏,盛阳剧炮燔。
空桐疾风来,书景中变寒。
皇天自平分,四气尚相干。
凉燠异朝夕,万事谁独坚。
宛彼风中箨,众芳自此残。
至理冥变化,履霜用为叹。

杂诗二十二首(节选)

大火序炎夏,盛阳剧炮燔。

空桐疾风来,书景中变寒。

皇天自平分,四气尚相干。

凉燠异朝夕,万事谁独坚。

宛彼风中箨,众芳自此残。

至理冥变化,履霜用为叹。

注释:

  1. “大火”:古人将太阳运行的轨道分为十二个部分,每部分对应一个节气,称为“大”,因此夏天是“大火”。这里指的是夏季。
  2. “盛阳”:强烈的阳光。
  3. “剧炮燔”:激烈地燃烧。
  4. “空桐”:一种树木,其叶子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5. “疾风”:猛烈的风。
  6. “书景”:书写的景象或环境,这里指夏日的烈日下。
  7. “皇天”:指天空,这里指大自然的公平无私。
  8. “自平分”:自然地分配。
  9. “四气”:一年四季中的四种气候,这里特指春夏秋冬。
  10. “凉燠”(yù)异朝夕:天气冷热变化在早晚。
  11. “宛彼”:好像。
  12. “风中箨”(tuò): 竹子被风吹后脱落的笋壳。
  13. “至理”:最公正的道理。
  14. “冥”(míng)变化:默默地、不声张地发生变化。
  15. “履霜”:踩到霜,比喻事情有征兆,开始出现不良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夏季气候变化和自然规律变化的杂诗。诗中通过描写夏季的自然景象和气候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观察和思考。
    诗人描绘了夏季炎热的天气和强烈的阳光,通过“盛阳剧炮燔”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夏季炎热的特点。接着,诗人通过“空桐疾风来,书景中变寒”两句,表达了夏日烈日下,万物皆显枯黄,如同书卷般变得寒冷的景象。这里的“书景”一词,既指夏日烈日下的景致,也暗指书籍,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高温的感叹。
    诗人通过对四季气候变化的分析,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皇天自平分,四气尚相干。”这句话表达了大自然的公平无私,四季更替,气候变化皆有其规律。而“凉燠异朝夕,万事谁独坚”则表达了世事如秋扇,早晚温差大,万事难持久。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最后,诗人以“宛彼风中箨,众芳自此残。”一句收尾,表达了即使是最坚韧的花草,也无法抵挡自然的规律和季节的变化,最终会凋零。
    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生变化的深刻认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观察和感悟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