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浣花溪,儿童识杖藜。
逝将随晚景,独自入春泥。
九节闲堪爱,百钱相与携。
行从竹鸡里,径到子规西。
屐弊犹须蜡,壶倾可得提。
暮归惊倒载,笑倒白铜鞮。

【注释】

春景杖藜入春泥:杖藜,用棍棒支撑的拐杖,这里指拄杖;春泥,初春时泥土潮湿。杖藜入春泥,意思是拄着拐杖走入春天的泥土中。春泥,初春时泥土潮湿。这里借“春泥”比喻诗人晚年的境况。

步出浣花溪,儿童识杖藜。逝将随晚景,独自入春泥。九节闲堪爱,百钱相与携。行从竹鸡里,径到子规西。屐弊犹须蜡,壶倾可得提。暮归惊倒载,笑倒白铜鋗(音dié)。

【译文】

走出浣花溪,孩子们认出了那根杖藜。我将要追随晚景,自己走进那春泥之中。

九节杖很合适喜爱,一百钱就可以相互带着走。沿着竹林里的小路,径直走到子规鸟的巢边。

鞋子磨破需要涂抹蜡来补缀,壶已倾覆却还能提起来。傍晚回家吓到了车子,笑得跌倒了铜制的车辕。

【赏析】

《浣花溪》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写的诗。此诗首联写自己拄杖步入浣花溪畔,儿童认识他。颔联承上启下,写自己将要追随晚景,独个儿走向春泥深处。颈联写杖藜适宜于自己,又提到自己携带百钱。颔联、颈联写自己独个儿走向春泥深处,表现自己晚年的寂寞、落寞之情,也暗示出自己的孤独和凄凉。尾联写自己走路时鞋子磨破而需涂抹蜡补缀,壶已倾覆而还能提起,最后说因为走路晚了,吓得连车都差点翻了,表现了杜甫晚年的颠沛流离之状。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苍茫凄清,情感深沉悲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