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娱清夜,飞红已满城。
日悬春又暮,月是雨中明。
汉苑传新烛,鄜州忆故京。
柳梢眉黯黮,花上泪纵横。
人立斜河澹,晨占上冢晴。
绵田烟泣露,天老岂无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

春景寒食月明雨:寒食节,是古代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清明前后两日为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即寒食节,禁火吃冷食。寒食节期间的习俗有祭扫、踏青、荡秋千等。寒食过后,人们开始种田,插柳枝以驱邪。诗人写“寒食”,意在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飞红”两句,描写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诗人抓住一个“飞”字,生动地描绘出落花如雨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漫天飞舞的柳絮。“人立斜河澹,晨占上冢晴”两句,诗人由自然之景转入人文之景。“斜河澹”“上冢晴”点出了季节特征,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2)

绵田烟泣露,天老岂无情:这句诗中,“天老”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泣露”是指云彩像眼泪一样,晶莹剔透,挂在天空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万物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伤感。

【答案】

示例:

译文:

寒食节里夜晚清寂,满城飘飞着残红花瓣。

夕阳西下又逢春暮,明亮的月光洒落在雨后的大地。

汉宫里传来新蜡烛的香味,鄜州思念着故土京都长安。

河边杨柳垂下了长长的眉毛,花朵上面泪痕纵横。

站在河边眺望斜阳映照的河面,清晨登上山冈祭祀先祖的晴空。

田野上的雾气沾湿了泪水,天空苍茫不似当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和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寒食娱清夜”,交代了时间和活动,寒食节夜晚清静,人们在赏月、踏青。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如飞红满天、落英缤纷等,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风光。然后,诗人又从大自然过渡到人文景观,如“上冢晴”、“天老岂无情”,这些诗句既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与感慨,以及对自己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