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寺创何年,人间几变迁。
山空千万古,声集两三蝉。
振木缫馀茧,凭风咽断弦。
助成骚国晚,惊破少林禅。
喧寂闻尘外,炎凉落照边。
客来悲世事,虫语暮钟连。
【注释】
- 夏景:夏季景色。蝉声:蝉的叫声。集古寺:聚集在古老寺庙中。2. 此寺:这所寺庙。创何年:创建于哪一年?3. 人间几变迁:人世间经历了多少变化。4. 山空:山里空旷,形容寺院清幽。千万古:千万年间。5. 声集:声声响起。两三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蝉。6. 振木缫余茧:用树枝上的丝制作成茧。缫:一种纺织方法。余:剩余。7. 凭风咽断弦:风大时吹落琴弦。8. 震成:震动,这里指使蝉鸣声更加响亮。9. 骚国:即楚国,这里泛指国家。晚:晚秋时节。10. 炎凉:天气变热和变冷,这里比喻世事的变幻无常。11. 喧寂闻尘外:喧闹与寂静都传到尘世之外。12. 客来:客人来访。悲世事:感叹世事的沧桑。13. 虫语暮钟连:傍晚的钟声伴随着虫子的鸣叫。
【赏析】
此诗为题咏古寺之作,描绘了夏日古寺的静谧与生机,以及诗人对世事、时光变化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蝉声、古寺、风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首句“夏景蝉声集古寺”,以“夏景”点明了季节,以“蝉声”渲染了气氛,而“集古寺”则明确了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古寺”与“人间几变迁”相映衬,展现了古刹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壮丽景象。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古寺的珍贵与独特之处,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与无常。
第二句“山空千万古”,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历史底蕴。这里的“山空”意味着古寺周围环境清幽,远离喧嚣,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千万古”则强调了古寺的历史之悠久,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与敬畏之情。
第三四句通过描写古寺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古寺的独特魅力。如“振木缫余茧”“凭风咽断弦”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寺中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而“助成骚国晚,惊破少林禅”则巧妙地将古寺与国家的兴衰、禅宗的修行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与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古寺中的感受与思绪。如“喧寂闻尘外,炎凉落照边”表达了诗人在喧嚣与寂静之间寻找平衡,在炎凉变换之中品味人生的态度;而“客来悲世事,虫语暮钟连”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感慨与理解。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整首诗更具哲理意味。
最后两句则以简洁的语言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如“夏景蝉声集古寺”,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历史时所持有的态度与价值观——既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又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