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秋风下,还惊扫地高。
不因茅屋怒,全向树梢号。
寥廓归云尽,荒寒晚吹豪。
黑摧淝水阵,白卷浙江涛。
过耳鸣鹘羽,连山掣戴鳌。
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秋景秋高风怒号
万里秋风下,还惊扫地高。
不因茅屋怒,全向树梢号。
寥廓归云尽,荒寒晚吹豪。
黑摧淝水阵,白卷浙江涛。
过耳鸣鹘羽,连山掣戴鳌。
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注释:
- 秋景秋高风怒号 - 秋天的景色和高亢的秋风声。
- 万里秋风下 - 形容秋风从远方刮来,覆盖了万里之地。
- 还惊扫地高 - 风力之大,足以让地面的尘土被吹起,仿佛能将人扫到天上一般。
- 不因茅屋怒 - 即使是简陋的茅屋也能感受到风的力量。
- 全向树梢号 - 风声在树梢上回荡,如同在号叫。
- 寥廓归云尽 - 天空中的云朵逐渐消散,显得空旷辽阔。
- 荒寒晚吹豪 - 夜晚的寒风吹得更加猛烈。
- 黑摧淝水阵 - 黑色的风力强劲到可以摧毁淝水之战的军阵。
- 白卷浙江涛 - 白色的波浪翻滚如同浙江的波涛。
- 过耳鸣鹘羽 - 风声如雷鸣般响亮,仿佛听到了鹰鸟的叫声。
- 连山掣戴鳌 - 山峦连绵起伏,如同有巨大的力量在拉动,就像是戴在头上的大鳌一样。
- 空林无落叶 - 树林中没有落叶,可能是因为风太大,叶子无法落下。
- 拾得海凫毛 - 捡到了海鸟的羽毛,可能因为大风使得海鸟的羽毛飘落下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季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强大力量的敬畏之情。首句“秋景秋高风怒号”,开篇就营造了一种秋日天气阴沉、风势强劲的气氛。接下来的每一句都进一步展现了这种强烈的自然力量,通过“还惊”和“全向”等词汇,诗人传达出即便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最后一句“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更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反映了秋天特有的宁静和荒凉。整首诗通过对风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