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虫鸣寂寂,秋老独何村。
怨语动行路,居人卧掩门。
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
岁暮已如此,蛩声胡与言。
孤灯销驿梦,残月落空垣。
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观察和感慨。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秋景门掩候虫秋
注释: 秋天的景象,大门紧闭,等待候鸟的到来。
赏析: 开篇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秋天,同时描写了“门掩”这一动作,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寂寞的氛围。

候虫鸣寂寂,秋老独何村。
注释: 候鸟发出寂静的叫声,秋天已经老了,只有孤独的村庄。
赏析: 通过“候虫鸣寂寂”来表现秋天的寂静与萧瑟,“秋老”二字则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而“独何村”更是凸显出秋天的孤寂和落寞感。

怨语动行路,居人卧掩门。
注释: 怨声在道路上响起,住在村里的人躺在床上把门窗掩上。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里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因为秋日的凄凉而变得哀怨,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选择关闭门窗以隔离外界的寒冷和萧条。

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
注释: 没有人靠在朱红色的门口,随意地关上了黄昏的门。
赏析: 这里“无谁”意味着没有人的存在或陪伴,突出了秋天中的孤寂和落寞。”朱户”可能指的是红色的房屋,也暗示着温暖和热闹,但在这里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随意闭黄昏”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描绘,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秋天时分外冷漠的态度。

岁暮已如此,蛩声胡与言。
注释: 一年将尽,这样的境况已经是这样了,蟋蟀的叫声又有何意义?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岁暮”指一年之末,象征着事物的衰败和结束,而”蛩声”则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孤灯销驿梦,残月落空垣。
注释: 孤单的身影消解了旅途的梦境,残破的月亮从空旷的城墙上落下。
赏析: 这句诗以夜晚的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孤灯”和“残月”这两个意象,传达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情感。”消解”一词用得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梦境随着灯火熄灭而消散的场景。

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
注释: 洁白的雁群飞来天地之间,我怎样才能见到你的泪痕。
赏析: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白雁”象征了书信或者消息,而”何由见泪痕”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既表达了渴望相见的愿望,也透露出对分离现实的无奈和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