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
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
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
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秋浦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秋景芙蓉红岸湿 - 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岸边的水面因为芙蓉(荷花)而显得红润。”芙蓉”通常指的是荷花,这里的”红岸”暗示了秋季的颜色,而”湿”则表达了水的湿润。

  2.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 - 岸上的柳树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而盛开的高花突然多了几分层次。”衰容”形容柳树失去了活力,”数重”则表示花朵繁多。

  3. 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 红色的光芒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清冷的露水让芙蓉更加鲜艳。这里用”荡人意”和”湿芙蓉”来描绘光线和露水对景物的影响。

  4.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 - 秋天的美丽在深处更显浓郁,而攀爬树木寻找美丽的瞬间也令人难忘。”秾丽”形容秋天景色的丰富和美丽,”木末”可能指的是树梢或树枝的末端。

  5. 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 这里的”江濯锦”比喻水流清澈如同洗过彩锦一般,”非隰游龙”则可能是在说水中的龙影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6.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 - 寒冷中,女子的衣裙被风吹起,像是被惊醒一样;而云彩归去时,梦境也随之淡出。这里用”寒倚”和”云归”来描述自然现象对人物的影响。

  7. 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 风带着霜,天气变得复杂多变。残阳挂在高处,如同悬挂的农具,暗示着农耕的结束。

此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哀愁的情绪。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