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
相逢如有待,不自觉全开。
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
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
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
老夫乘兴耳,不作剡溪回。
【注释】
度度:形容梅花开得很多,密密层层。度度看梅来: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象。犹疑:犹豫。早计:早有准备的打算。有待:等待。不自觉全开:梅花自然而然地全部开放了。每念:每当想到。苔枝雪:指梅花树枝上挂着的白雪。颁玉镜台:指把梅花比作美玉制成的镜子。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忽然能够与我一同欢笑,不知道又是为了谁而催促我。有语为春误:有人将春天的到来比喻成一种错误。何心待月来:何必再等待月亮的到来呢?老夫乘兴耳:只是趁着兴致而已。剡溪回:指《世说新语·言语》中谢安与王坦之在夜宴中互相嘲弄,谢谓王:“年往月来,似有数也。”王云:“若举今酌昔,何故不能使君为此?”谢因戏之曰:“阿奴比世叔更觉清令,然阿奴属尊,不及与王郎作尔汝之会,不得令阿奴作吴语耳。”“乘兴”句意谓自己只是随意赏梅,没有其他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赏梅时的感受。首联两句总承“梅开”而来,以“梅花多”为题,写诗人赏梅所见,突出梅花之多,用“犹疑”二字点明时间是在早春,暗示梅花开得很繁盛,是早有计划的结果。颔联两句承上启下,写诗人对梅花开放的惊讶之情,“犹疑早计哉”表明诗人早已有了打算,所以看到如此多的梅花不禁感到惊讶。颈联两句承前启后,写诗人看到梅花开放后的喜悦心情,“不自觉全开”表现梅花自然绽放的态势;“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以物拟人,把梅花喻作美玉制成的镜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花洁白如玉的特点。尾联两句承上启下,写诗人面对盛开的梅花而产生的感慨之情,“忽能同我笑”表现了诗人对梅花欣赏和喜爱之情;“何心待月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开放的自信态度,认为梅花已经开了就无需等待月色的出现。尾联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盛开的自信态度。最后一句“老夫乘兴耳”点明了此诗的主题是赏梅,并非其他事情。诗人以随意赏梅的态度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