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辞汉,花如旧日开。
自持天外节,谁寄陇头梅。
死恨节旄尽,生知仗信来。
春风横浦驿,夜雪满乡台。
插鬓人空老,沈云雁未回。
何因香入月,下照拂云堆。
冬景汉节梅花外
刘辰翁咏梅诗鉴赏
- 诗句原文
十九年辞汉,花如旧日开。
自持天外节,谁寄陇头梅。
死恨节旄尽,生知仗信来。
春风横浦驿,夜雪满乡台。
插鬓人空老,沈云雁未回。
何因香入月,下照拂云堆。
- 译文注释
- 十九年辞汉:指刘辰翁十九年离开汉朝,回归故乡。
- 花如旧日开:比喻梅花依旧盛开,生机勃勃。
- 自持天外节:形容自己坚守高洁的节操,不受世俗污染。
- 谁寄陇头梅:询问是谁把梅花寄来。
- 死恨节旄尽:表示对逝去岁月的遗憾,感叹生命的短暂。
- 生知仗信来:相信有朝一日能够重获信任和机会。
- 春风横浦驿:春天的风拂过浦驿,带来温暖的气息。
- 夜雪满乡台:夜晚的雪覆盖了乡间的台地。
- 插鬓人空老:形容年岁已高,发白如霜。
- 沈云雁未回:表示期待友人归来的心情。
- 作品赏析
刘辰翁的这首《冬景汉节梅花外》是一首咏梅诗,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冷冬季中傲然绽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忠诚的信念。诗中的“自持天外节”和“生知仗信来”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坚持理想、不畏艰难的决心。同时,通过对四季变换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梅花这一意象的反复吟咏,传递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 评析
刘辰翁的《冬景汉节梅花外》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的诗歌。通过对梅花这一传统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正义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死恨节旄尽”和“生知仗信来”等表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梅花这一意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 写作背景
刘辰翁的《冬景汉节梅花外》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难当头,诗人身处异乡,心系祖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以梅花为题材,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守节操、追求理想的信念。同时,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