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已皤非故吾,依然破帽老骑驴。
江边游子断肠句,汉殿逐臣流涕书。
父祖松楸三世冢,弟兄桑梓百年居。
狐丘未死归心切,未有相如驷马车。

诗句解析

1 谒江华曾百里: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华的敬仰之情,”谒江华”指的是拜访或参拜江华这个地方,”百里”可能表示诗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此。

  1. 鬓发已皤非故吾: 描述了诗人的年纪和外貌,”鬓发已皤”意味着头发花白,”非故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可能是一个年老的人)的认同与接受。

  2. 依然破帽老骑驴: 这里用“依然”强调了诗人尽管年纪增大但依然保持着某种行为或风格不变,”破帽”可能是指破旧的帽子,而”老骑驴”则表明诗人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骑着驴子行走。

  3. 江边游子断肠句: “江边游子”指的是在江边漂泊的旅人,”断肠句”形容他们在异地他乡所感受到的极度哀愁和无助,”断肠”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的情感。

  4. 汉殿逐臣流涕书: 这里的”汉殿逐臣”指的是被贬谪到汉朝宫殿中做官的臣子,而”流涕书”则是他们因离别家乡或失去职位而写下的伤心之词。

  5. 父祖松楸三世冢: 这句话反映了家族的荣耀和世代的传承,”松楸”指坟墓上的松树和楸树,象征墓地。”三世冢”意味着这个家族已经存在三代人,即祖、父、己三代。

  6. 弟兄桑梓百年居: 这里提到了兄弟共同居住的地方,”桑梓”是古时用来指代故乡的土地或者家宅,”百年居”强调了长久居住在一起。

  7. 狐丘未死归心切: 这一句可能引用了典故,”狐丘”是地名也可能是历史人物,但在这里更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比喻,表达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怀有强烈的归乡欲望。

  8. 未有相如驷马车: 这里提到了司马相如,他是汉代著名的文士和音乐家,以能言善辩而著称。”相如”在这里可能暗指文人骚客,而”驷马车”则象征着地位与财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抱负。

译文

  1. 我拜访了江华这个地方,距离很远。
  2. 我的头发已经花白,不再是从前那个我。
  3. 我还是戴着破帽子,骑着驴子继续前行。
  4. 我在江边看到许多像我一样漂泊的游子,他们写了许多让人泪下的离别之词。
  5. 我的家族祖先们已经在那里安葬了三代,他们的墓地上长满了松树和柏树。
  6. 我们兄弟一直住在那儿,度过了许多个春秋。
  7. 我对家乡始终充满思念和渴望,即使身处异地。
  8. 我没有放弃,也没有死去,心中充满了回归故乡的决心。
  9. 然而,我还未能像司马相如那样拥有四匹马拉的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在困境的无奈。诗中多次提到江华这一地方,这不仅是对地理位置的记忆,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心中的某个重要记忆或情感寄托。此外,诗中使用了一些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比如“破帽”、“江边游子”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情感丰富。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与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