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树婆娑日出东,一年穷处已残冬。
春衫湿到西湖雨,魂梦觉来长乐钟。
梅掷白英楼压凤,灯挑红焰剑缠龙。
便教分阃持麾去,未惬平时锦绣胸。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张帅干席上口占
海树婆娑日出东,一年穷处已残冬。
春衫湿到西湖雨,魂梦觉来长乐钟。
梅掷白英楼压凤,灯挑红焰剑缠龙。
便教分阃持麾去,未惬平时锦绣胸。
注释:
- 海树婆娑日出东:描绘了海上树木在晨曦中摇曳生姿的景象。
- 一年穷处已残冬: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中艰难困苦时光的感慨。
- 春衫湿到西湖雨:暗示了春天到来时西湖上的雨滴打湿了诗人的衣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 魂梦觉来长乐钟:描述了诗人在梦中醒来时听到的长乐钟声,暗示着一种梦境般的感受。
- 梅掷白英楼压凤:描绘了梅花落下的景象,以及它们落在楼台上压住了凤凰的情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
- 灯挑红焰剑缠龙:描绘了灯火辉煌的场景,以及火焰像红色的剑一样缠绕着龙的形象,暗示了光明与希望。
- 便教分阃持麾去:意味着尽管有分派重任的机会,但诗人并不满意自己平时的胸怀。
赏析:
这首诗是张帅在其幕府中即兴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内心世界。首句“海树婆娑日出东”描绘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接着“一年穷处已残冬”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感慨,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春天、雨水和梦中长乐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最后两句则通过“梅掷白英楼压凤”和“灯挑红焰剑缠龙”的形象描绘,传递了诗人对于光明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