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
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然后依据要求进行概括、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或评点,最后给出结论。此类试题答题时要注意:一是紧扣诗歌主题;二是以诗歌为出发点进行思考和联想;三是诗歌中表述的情感与主旨要一致,语言风格要符合作者特点。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再结合注释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偏离题目的考查意图,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即可。比如本诗第一句“香不求知色自然”,意思是栀子花不追求香气,颜色自然就好,这表现了栀子花的天然之美。第二句“朝来何许雪华鲜”,意思是早晨来了不知是何处的雪白如花,这里用“雪华”指洁白的栀子花,突出了栀子花纯洁高雅的特点。第三句“如行佛国参知识”,意思是像在佛国参拜,可以悟道求知,这里把“佛国”比喻成“佛地”、“净土”,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喜爱之情。第四句“未嫁仙姿益净娟”,意思是尚未出嫁的仙女更显得美丽端庄,突出了栀子花的美态。第五句“梅子已黄犹夜雨”,意思是梅子已经成熟,但还有着夜里的细雨,这是说栀子花虽然成熟了,但仍有雨露滋润,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赞美。第六句“客游方倦作春眠”,意思是诗人在外游玩累了,便躺下休息,准备入睡,这里的“春眠”指的是春天的睡眠,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放松。第七句“地卑山近征衣润”,意思是因为地面低洼,靠近高山的原因,使得衣服湿润了,这表现了旅途艰辛和生活的困苦。第八句“不费熏炉一炷烟”,意思是不用熏香炉中的烟火,就能感受到栀子花的芳香,这表现了栀子花香气的浓郁和芬芳。
【答案】
香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
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