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舆哑轧晓烟收,苍玉岩巉万里秋。
路转羊肠回草径,溪分燕尾绕沙洲。
爱山有癖须还债,觅句无工是不休。
晴得几时尤更好,桂花蓓蕾作针头。
【注释】
大麓道(山名):在今湖南省新宁县西。
哑轧:形容竹舆行进时发出的声响。
苍玉岩巉(cán qiān):青色的石崖。苍玉,青绿色。巉,高耸的样子。
羊肠:曲折的山路。古代称弯曲的道路为“羊肠”。回草径:曲折的山路旁长满草木。回,曲而曲折。草径,小道。
燕尾:燕子飞行时留下的白色痕迹。沙洲:水边沙地。
爱山有癖:有喜爱山水之癖。须还债:即“有还债之意”。须,必须,表示必要或应当的意思。
觅句无工:没有达到“工”的境界。是不休:即“不罢休”之意。
尤(yóu):特别、尤其。
桂花蓓蕾作针头:指桂花还未开放,用它作针来比喻桂花尚未盛开。
【赏析】
《大麓道中》是一首七绝诗。诗人从自己独特的感受出发,以简练的语言、朴素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秀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画面。
首句写晓景。“竹舆哑轧”,竹舆,即轿子。“哑轧”,声音沉闷。“晓烟收”,天刚破晓时,炊烟已收尽,暗示出日上三竿。一个“哑轧”字,将轿子行路的响声写得十分形象生动。“苍玉岩巉万里秋。”第二句写远景。“苍玉”,形容岩石的颜色。“苍玉岩巉”指岩石颜色如青玉,色彩明丽。这一句描绘出山势的高峻险峭和景色的美丽动人。“万里秋”既指山势之高,又指山间之远,更兼之“秋”字,写出了秋天的特点,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颔联两句写沿途景色。“路转羊肠回草径”,道路曲折迂回,仿佛是羊肠小道。“溪分燕尾绕沙洲”,溪流纵横交错,宛如燕子飞舞,环绕着沙洲。此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动态感,使它们具有生命活力。
颈联两句写自己的感受。“爱山有癖须还债”,作者热爱山水,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要偿还这种爱好的债务。“觅句无工是不休”,意思是说,如果找不到好的句子,我就不停地写作。此句表现出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此诗以写景为主,语言平实质朴,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全诗虽只是寥寥几笔,但所绘之景却生动逼真,令人神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