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造唐刬隋乱,仁义结民过炎汉。
胡雏负恩逆天纪,忠义回天四方起。
嗟哉主将失纪律,百万秦人半为鬼。
浮云改变异今古,不谓前车眼中睹。
尝时潼关说歌舒,今日襄阳说皇甫。

这首诗的原文是:

太宗造唐刬隋乱,仁义结民过炎汉。

胡雏负恩逆天纪,忠义回天四方起。

嗟哉主将失纪律,百万秦人半为鬼。

浮云改变异今古,不谓前车眼中睹。

尝时潼关说歌舒,今日襄阳说皇甫。

注释:

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使国家逐渐走向繁荣。

刬隋乱:铲除隋朝末年的混乱局面。

仁义:指唐太宗李世民以仁爱和正义著称,他注重民生,推行仁政,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结民:指与民众建立深厚的联系。

过炎汉:超过了汉代时期的高度。

胡雏:指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负恩:背叛了恩情。

逆天纪:违背了天意。

忠义:忠诚和正义。

回天:扭转乾坤。起:兴起,这里指恢复国力。

嗟哉:感叹词,表示惋惜、感慨等情感。主将:指领兵打仗的军事将领。失去纪律:没有遵守军纪。

百万:形容人数众多。

秦人: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人民。半为鬼:一半成为鬼怪。

浮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改变异今古:改变了古今的差异。

前车:比喻前人的教训或经验。

眼中睹:眼前所见。

尝时:曾经的时候。潼关:古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潼关县。歌舒: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说:谈论。皇甫:指唐代诗人李白的字。

赏析:

这首诗是陈子昂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表达了他对唐太宗李世民功绩的赞美之情。

首联“太宗造唐刬隋乱,仁义结民过炎汉。”意思是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通过改革内政,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繁荣,超越了汉代时期的高度。

颔联“胡雏负恩逆天纪,忠义回天四方起。”意思是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背叛了国家的恩情,违背了天意,但是忠诚和正义的力量最终让这个国家恢复了元气,四方兴起。

颈联“嗟哉主将失纪律,百万秦人半为鬼。”意思是说,可惜的是领兵打仗的军事将领没有遵守军纪,导致北方的人民遭受苦难,其中一半成为了鬼怪。

尾联“浮云改变异今古,不谓前车眼中睹。”意思是说,世事变化无常,就像那飘浮的云彩改变了古今的差异一样,人们不应该忘记前人的教训。

整首诗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