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何须远,离乡即旅人。
吹薪尝海品,书刺谒田邻。
家寄寒衣少,山来晓梦频。
小儿仍病疟,诗句竟无神。

【诗句释义】

漂泊何须远,离乡即旅人。

  • 漂泊:流浪。何须(哪里用得着):何必。远:远行。离家(离开家乡)。旅人:在外谋生的人。
    吹薪尝海品,书刺谒田邻。
  • 吹薪:吹火取暖。尝:尝试。海品:大海里的物品,指鱼虾之类。书刺:书信。田邻:田地旁边的邻居。
    家寄寒衣少,山来晓梦频。
  • 家:家里。寄:寄存。寒衣:冬天的衣物。少:少或无。山:山中的树木。晓梦:清晨的梦境。频:频繁。
    小儿仍病疟,诗句竟无神。
  • 小儿:年幼的孩子。病疟(yào):患疟疾。无神:没有生气,形容生病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客中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漂泊何须远,离乡即旅人。”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他明白,自己虽然身在异地,但仍然是一名在外谋生的旅人。
    颔联“吹薪尝海品,书刺谒田邻。”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况。他需要用吹火取暖的方式煮食,还要品尝海里的食物,并写上书信去拜访田地旁边的邻居。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求生存的艰辛。
    颈联“家寄寒衣少,山来晓梦频。”则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寄回家中的衣物很少,而山中晨起时常常做着关于家的梦。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小儿仍病疟,诗句竟无神。”则揭示了诗人对家人健康的担忧。他发现家中的孩子仍然患上了疟疾,这让诗人深感忧虑。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写不出有生命力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生活的深深关切。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外漂泊、对故乡和家人充满思念的游子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情况,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