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
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
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
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
【注】
武夷君:指武夷山。
称:称赞。闻:传闻。
岩:指山洞。
花似染:花如被染过的颜色一般。
洞出气如云:洞口有像云一样的气体流出。
屋老残诗在:屋檐上挂着一些残旧的诗稿。
崖枯小篆焚:悬崖上的石碑上刻有小篆文字,已经风化,只剩下了字迹的痕迹。
庵室:僧尼所居住的房屋。
艾轩文:指僧人的诗文。
【赏析】
《游武夷岩洞》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武夷山风景之秀美以及寺庙之幽静,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联“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开篇即点明游览者的身份和目的。“谚”指的是流传民间的说法或故事,这里用来比喻武夷君,即武夷山之神。“来游称所闻”,表明游客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美丽的山水而来。这两句既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又为全诗定下了浪漫神秘的基调。
颔联“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美景。“岩”指的是山洞,此处用来形容山岩的奇特之处。“开花似染”形象地描绘了山岩上生长的花草颜色斑斓,仿佛被染色一般。“洞出气如云”,则是指山洞深处涌出的云雾缭绕,如同云海翻腾。这两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转入了对寺庙的描述。“屋老”指的是寺庙的古老建筑,“残诗在”则是指墙壁上挂满了古人的诗句。这两句反映了寺庙的岁月沉淀和文化底蕴。“崖枯小篆焚”则描述了寺庙悬崖上的石碑上刻有的小篆文字已经风化,只留下了字迹的痕迹。
尾联“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收束全诗,以反问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龛室”指的是僧人居住的小房间,“艾轩文”则是指僧人的诗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喜爱,以及希望自己能够亲眼见到这种文化。
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的山水、岩洞、寺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