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风露变,偶出憩庄家。
原稼无全穗,陂荷有晚花。
疏钟逾涧响,微月转林斜。
邻媪头如雪,灯前自绩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人情感,然后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初秋风露变”,秋风已至,露水渐凉,草木凋零。“偶出憩庄家”,作者偶然来到农家歇息。“原稼无全穗”,庄稼的穗子已经没有完全长成,“陂荷有晚花”,池塘里荷花的花朵已经开败。“疏钟逾涧响,微月转林斜”,远处寺院的钟声穿过山间小溪传来,月亮从树林中慢慢升起。“邻媪头如雪”,邻家老婆婆的头发白得像雪一样。“灯前自绩麻”,她正借着灯光搓线织布。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首联是说,初秋时节,风露变化,自己来到庄家休息。颔联进一步描绘庄家之景:“原稼无全穗”,庄稼的穗子已经没有完全长成;“陂荷有晚花”,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败。尾联写邻家老婆婆白发苍苍,正在灯下搓线织布。
“疏钟逾涧响”一句,用听觉来表现视觉所不及的细节,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夜宿山村时所见景象。“微月转林斜”,以月光作画笔,勾勒出月色在林间的流动轨迹,形象地写出了夜深人静时的宁静与和谐。
“邻媪”句,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农家妇女勤劳朴实的性格。末句“灯前自绩麻”一句,既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又交代了活动内容——搓麻绳。
【答案】
译文:
初秋的风露已经变化,我偶然来到农家休息。原田的庄稼没有完全长成,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败。远处的寺院钟声穿过山间小溪传来,月亮从树林中慢慢升起。邻家老婆婆的头发像白雪一样白,灯下她正在搓线织布。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的开头两句,写自己在初秋时节来到庄家歇息的情景。首句是说,秋风已至,露水渐凉,草木凋零。次句是说,我偶然来到农家歇脚。这两句写诗人来到庄家的原因。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庄家之景:原田的庄稼没有完全长成,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败。这两句是说,庄稼虽然还长着,但已经没有多少穗子了;荷叶已经开过花,现在只剩下残存的几朵。这两句写诗人对庄家景色的感受。最后两句是写邻家老婆婆的活动。这两句既是实写,又带有虚写的色彩。“邻媪”一词,既指邻家老婆婆,又含有“老妇人”、“老太太”的意思。“白发”二字,既表明了老婆婆的年龄,也表明了她一生辛劳的结果。“灯前自绩麻”,既写出了她的活动内容,又表明了她性格的朴素和纯朴。
本诗的写作背景不十分明确。诗中没有直接写到秋天的景物,也没有写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此,这首诗应当作于作者游览名胜古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