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下多材隽,于今尽策勋。
可怜狂处士,曾揖大将军。
久戍儿郎老,新招部曲分。
此生甘寂寞,有泪湿高坟。

【注释】:

  1. 幕下多材隽:在幕府中有很多杰出的人才。
  2. 可怜狂处士:可惜那个狂妄的处士。
  3. 曾揖大将军:曾经与大将军相见。
  4. 久戍儿郎老:长期驻守边疆,士兵年岁已高。
  5. 新招部曲分:新的部下已经分配完毕。
  6. 此生甘寂寞:此生甘愿寂寞无闻。
  7. 有泪湿高坟:泪水浸湿了高大的坟墓。
    【赏析】:
    此诗首两句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三、四句写李尚书昔日之狂傲,五、六句写其今日之凄凉,最后两句则写其死后的寂寞。
    首句点明题意。“多材隽”,即才识出众,才能卓越;“策勋”,指立功受赏。这两句是说:幕府中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为国建功立业,现在都得到朝廷的封赏。
    第二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狂”字,既指李尚书本人的为人,又暗指他所从事的军事活动。这句说:可惜这个狂放不羁的地方官(即李尚书)。
    第三句用典。《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年少时,好箸清言,所与谈者多异端之人。”这里,诗人用这一典故,借以说明李尚书当年的行为举止,是狂放不羁的。
    第四句紧接前文,进一步描绘李尚书当年的形象。“曾揖大将军”,指他曾经和大将军见面,而“曾”字也暗示了李尚书当时的身份地位。这一句是说:可惜这个狂妄自大的地方官曾经和大将军相见!
    第五句是说李尚书的部下已为他全部安排妥当。“久戍儿郎老”,指士兵们长期守卫边疆,如今已人老体衰,无法再为国家效力。这一句是说:这些长期驻守边疆的士兵如今都已年迈体弱,无人再能承担重任。
    第六句承上启下,写李尚书自己的处境。“新招部曲分”,指他已经招来了许多部下,而“分”字又暗指了他手下的人很多,但他却无法再统领他们了。这一句是说:如今我已经招来了众多的部下,但这些人我都无法再统领了。
    最后两句,诗人用典。“此生甘寂寞”,“寂寞”在这里既是实指,也是虚指;既可以指诗人自己的处境,也可以指李尚书死后无人祭祀的情景。“高坟”,指高大的墓地。这两句是说:我一生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孤独和寂寞,我的泪水已经湿润了高大的坟墓!
    诗人通过描绘李尚书生前的狂傲与身后的寂寞,抒发了自己对李尚书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