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诰兼新讣,同时至荜门。
龙髯先帝远,鲐背几公存。
方恨三旌晚,俄惊一鉴昏。
潸然关世道,不是哭私恩。

注释:

遗诰兼新讣,同时至荜门。

遗诰,即遗诏、遗旨,指皇帝的临终嘱咐;

新讣,指袁侍郎逝世的消息;

同时至荜门,意为两人同日去世。筚门,古代用荆条编成的门,这里比喻陋室。

龙髯先帝远,鲐背几公存。

龙髯,代指皇帝(唐高宗李治)。

先帝,指皇帝(唐高宗李治)。

鲐背,指年老,泛指老人。

几公存,即“存几公”,指几位受宠的重臣。

方恨三旌晚,俄惊一鉴昏。

三旌,即三公,指三位高级官员。唐代规定,官员去世后,其子孙不得在朝为官,称为“三公”。三公之死,令人感到悲哀。方恨,意即正在遗憾。三旌晚,意为三公之死令人深感痛惜。一鉴昏,意为一镜昏暗不明,暗喻朝廷黑暗,无人能够挽救。

潸然关世道,不是哭私恩。

潸然,形容悲伤的样子。关世道,意为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天下百姓疾苦。不是哭私恩,意为不因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大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袁侍郎的哀悼之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对朝廷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

首句“遗诰兼新讣”,诗人以遗诏和新讣两相对比,表达了两位好友在同一天离世的事实。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两位好友的不幸,也反映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

第二句“同时至荜门”,进一步描绘了两位好友的悲剧命运。他们虽然同日去世,但身份地位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朝廷重臣,一个是普通百姓。这种反差使得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不满更加强烈。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对“龙髯”和“鲐背”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朝廷的黑暗和腐败。龙髯象征着皇帝,而鲐背则代表着几位重臣。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朝廷的权力斗争和尔虞我诈,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愤慨。

在最后一句“潸然关世道,不是哭私恩”中,诗人明确指出自己并非仅仅为了个人的私情而悲伤。他关注的是国家和民众的命运,而非某个人的得失。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它不仅是对两位好友的悼念,更是对整个朝廷的控诉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