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事先皇帝,堂堂立玉墀。
进怀伏蒲疏,退诵考槃诗。
哀郢遗言切,忧周素发垂。
它年耆旧传,此笔属诸谁。
【注释】
- 先皇帝:指唐太宗。
- 玉墀:宫殿前的台阶,比喻朝廷。
- 进怀(huán):向皇帝进言。
- 伏蒲:即蒲团。唐代士大夫闲居时多以蒲为褥,故称。
- 考槃(pán):《诗经·周南》篇名,描写隐者生活。
- 哀郢(yǐng)遗言:指屈原的《哀郢》。
- 忧周素发垂:指孔子忧国忧民之心,如白首之丝缕下垂,喻其忧国之情。
- 耆旧:年高德尊的老人。
- 它年:指今后。
- 耆(qí)老传:指年长者传颂。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傅奕的赞美。傅奕是唐初一位很有作为的大臣,他主张改革,反对盲从,敢于直言,被唐高祖、唐太宗所重用。诗人对他的赞颂充满了崇敬之意。
“昔事先皇帝,堂堂立玉墀。”这四句写傅奕在唐朝开国之初便已崭露头角,成为朝廷中的栋梁人物。”堂堂”形容他的威仪不凡,形象高大;”玉墀”则表明他的崇高地位。
“进怀伏蒲疏,退诵考槃诗”两句,诗人描绘了傅奕的文采和风采。”伏蒲”是古代一种用来书写的竹简,此处借指书籍;”考槃”则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诗。傅奕在朝廷上进献奏章,退下来则诵读自己的诗歌文章。这里既表现了他的学识渊博,又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哀郢遗言切,忧周素发垂”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傅奕的深厚感情。”哀郢”指的是对楚国的哀悼;”忧周”则是指对国家的忧虑。傅奕的忧国忧民之心如同屈原一样,他的白发垂垂,如同一根根白色的丝线下垂,让人不禁想起他对祖国的深深牵挂。
“它年耆旧传,此笔属诸谁?”最后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问谁能继承傅奕这样的事业。这里的“耆(qí)旧”指的是年长的有德之士,而“传”则是指流传、传承。诗人在赞叹傅奕的同时,也在期待着后人的继承。这句话既是对傅奕的赞美,也是对他事业的一种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