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箪瓢乐,那须璧帛迎。
后凋仁者寿,独往圣之清。
古不称千驷,今犹重两生。
吾衰久无泪,一恸为耆英。
《哭章泉二首》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五言律诗组。这首诗通过对“章泉”的哀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 诗句释义:自有箪瓢乐,那须璧帛迎。
- “自有箪瓢乐”意味着拥有简朴的生活,能够自给自足,享受生活的简单快乐。
- “那须璧帛迎”则是说不需要通过财富或地位来获取他人的尊重和欢迎。
- 注释:箪(dān)指古代的一种饭食容器,瓢为盛食物之器具。此处表达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璧(bi)和帛(bó)都是中国古代贵族所佩戴的珠宝和丝织品,用以显示身份和地位。这里暗示了无需外界的财富或权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 诗句解读:后凋仁者寿,独往圣之清。
- “后凋仁者寿”指的是那些具有仁德之心的人往往长寿,强调了仁爱与长寿之间的联系。
- “独往圣之清”意指独自行走于圣人之道上的人,其精神境界非常清高,不受世俗污染。这里的“独”字体现了诗人对于独立思考与行为的独特见解。
- 赏析:古不称千驷,今犹重两生。
- “古不称千驷”指的是古代人们并不重视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是注重品德和才能。
- “今犹重两生”则表明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视品德和能力胜过物质财富。这反映了刘克庄对道德价值的坚持和对物质主义的批判。
- 诗句释义:吾衰久无泪,一恸为耆英。
- “吾衰久无泪”表示自己因年岁增长而悲伤,长时间没有泪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痛和无力感。
- “一恸为耆英”中的“一恸”是指一次强烈的悲痛,而“耆英”指的是年长的贤人或杰出之人。这里意味着诗人为了悼念那些值得尊敬和怀念的人,而表现出极度的悲痛和哀伤。
- 注释:耆(qí),指年长的贤人。英,指杰出的人士。
- 赏析:此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深切悼念和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通过这种悲痛的方式,诗人展现了对生命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慨。
《哭章泉二首》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度思考。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看到一位文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如何坚守内心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