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俱丁未,相逢忆少时。
工书有筋骨,嗜句入肝脾。
鲁泮郎君秀,唐官助教卑。
直须燎黄诰,方慰蓼莪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内容,最后指出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解答此题时,要仔细阅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诗中“工书有筋骨”中的“工书”指擅长书法;“筋骨”是比喻,形容书法笔力遒健。“嗜句入肝脾”中的“嗜”是“酷爱”;“入肝脾”指酷爱诗词歌赋。“鲁泮郎君秀”中的“鲁泮”即泮宫,为古代学校名,这里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为人谦让,好学不厌,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之一;“郎君”是年轻男子,此处指颜回。“唐官助教卑”中的“唐官”指的是唐朝的官员,此处指王涣之,因为王涣之曾做过唐代的宰相王济的弟弟,所以被称做“唐官”。王涣之为人正直不阿,有才学,在任南康郡(今江西上饶)司法参军时,王涣之因与太守不和而辞官,后任豫章太守时又因政见不合被贬到会稽。
【答案】
译文:我和你都是出生在丁未年的,相逢在一起怀念年少的时候。你的书写得有骨有肉,你的诗篇写得有情有理。你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一样温文尔雅,你比唐官王涣之还要谦逊恭敬。你应该得到黄诰诏书封赏,那样就可以安慰你心中的悲痛之情了。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回忆自己和王涣之相识的情景。诗人首先说二人都是生在丁未年,说明两人年龄相仿,可以互相交流切磋。“相逢忆少时”,表达了诗人和王涣之虽然已经分别多年,但仍然念念不忘少年时期的美好时光。接着诗人称赞王涣之的书法功底深厚,用“工书有筋骨”来形容他的书法技艺高超,笔力遒健有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王涣之的敬佩之情。“嗜句入肝脾”中的“嗜”表示喜爱,“肝脾”是比喻,表示喜爱诗词歌赋。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赞美了王涣之的文学才华。诗人还进一步描绘了王涣之的性格特点,说他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一样温文尔雅,谦虚恭谨。最后,诗人用“直须燎黄诰,方慰蓼莪悲”来表达自己对王涣之的深切关心和祝愿。这里的“黄诰”是指皇帝颁发的任命官职或赏赐财物的文书,“蓼莪”则是指《诗经》中的两篇挽歌,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亡友的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