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幽人访,柴门始一开。
大颠留偈去,小谢袖诗来。
襆被嫌三宿,挑灯读百回。
惟应双屐齿,历历在莓苔。

注释:

  1. 偶有幽人访:偶尔有一个隐居的人来访。
  2. 柴门始一开:柴门终于被打开,表示欢迎的意思。
  3. 大颠留偈去:大颠和尚离去时带走了一首诗。
  4. 小谢袖诗来:小谢即王献之,他带来了自己的诗。
  5. 襆被嫌三宿:带着行囊住了三天。
  6. 挑灯读百回:挑着灯读了一百多遍。
  7. 惟应双屐齿,历历在莓苔:只应该记得鞋底的花纹,因为鞋底踩过的莓苔都历历在目。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接待来访的隐士和朋友的情景。前两句“偶有幽人访,柴门始一开”,描写诗人突然遇到一位隐居的人来访,于是开门迎接。第三、四句“大颠留偈去,小谢袖诗来”,描述了这位隐士留下的诗歌和另一位朋友带来的诗歌。接下来的四句“襆被嫌三宿,挑灯读百回”,“惟应双屐齿,历历在莓苔”则描绘了诗人与来访者的长时间交谈,以及他们对诗歌的反复阅读和品味。最后一句“惟应双屐齿,历历在莓苔”则是诗人对这次会面的回忆,表达了他对这次邂逅的美好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