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起平戎策,铃斋昼掩扉。
身留峤南老,饷至洛中稀。
瘴自茅花起,丧同薏苡归。
不知汤介子,朝论是耶非。

注释:

  • 东起平戎策,铃斋昼掩扉。

  • 东起:向东发起。

  • 平戎策:指平定叛乱的策略。

  • 铃斋:古代学者读书的地方,也用来指书斋。

  • 昼掩扉:白天关门。

  • 身留峤南老,饷至洛中稀。

  • 峤南:即岭南,指广东、广西一带,这里代指南方。

  • 洛中:洛阳城,这里代指北方。

  • 瘴自茅花起,丧同薏苡归。

  • 瘴:瘴气,这里比喻政治上的困境。

  • 茅花: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比喻病弱之人。

  • 丧同薏苡归:丧事和薏苡(一种药草)一样,被带回家乡。

  • 不知汤介子,朝论是耶非。

  • 汤介子:古代传说中一个名叫汤旦的人,被认为是圣人的化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岭南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诗中“瘴自茅花起,丧同薏苡归”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岭南地区的艰苦环境和政治上的困境。而“不知汤介子,朝论是耶非”则表明诗人对于朝政的质疑和担忧,以及对圣人形象的认同和信仰。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品格风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