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也矜华整,俄而扫艳秾。
吾常才道韫,汝竟妻南容。
薄味宁蔬素,流芳欠管彤。
伯兄与邱嫂,净土必相逢。

【诗句释义】

少也矜华整,俄而扫艳秾:年轻时也爱打扮自己,后来却抛弃了鲜艳的衣裳。

吾常才道韫,汝竟妻南容:我经常自比才华横溢的谢道韫,你竟然娶了贤德的南容。

薄味宁蔬素,流芳欠管彤:朴素的味道难道不是最好的吗?可惜没有像管彤一样流芳百世的人。

伯兄与邱嫂,净土必相逢:我的哥哥和嫂子,一定能在净土中重逢。

【译文】

年轻的时候也很有才华,但很快便失去了自己的本色;我常常以谢道韫为榜样,但你最终嫁给了南容。朴素的味道是美好的,可惜没有像管彤那样留名后世的人。我的哥哥和嫂子,一定能在净土里重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送别方家侄女时所作。全诗表达了对侄女的眷恋之情。

首二句“少也矜华整,俄而扫艳秾。”写侄女年少时候的美貌,以及她后来的变化。诗人用典抒发感慨,以谢道韫自喻。谢道韫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有文才,能作诗,善鼓琴,嫁王凝之。谢道韫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夫君王凝之十分疼爱她,她则以才德自持,保持自己的清高品格。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守节不嫁。谢道韫的丈夫是王凝之的弟弟王凝之,所以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孙女。这里用“道韫”二字,意谓自己虽不如谢道韫,但也应当如此。然而,人生无常,世事多变,侄女年纪轻轻就变得面目全非。这是人生的悲哀,也是世事的无情。

第三句“吾常才道韫,汝竟妻南容。”承上启下,既写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雄心壮志(如谢道韫那样),又写出了自己后来的境遇(不如谢道韫那样有作为)。这一句中有两个典故。一是《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一段故事:谢安的儿子谢朗,从小聪明过人,人们都说他是谢鲲的外甥。但是后来他逐渐长大了,人们发现他的才能远不及谢鲲的儿子谢玄。因此,人们纷纷猜测谢朗是不是谢鲲的外甥,于是有人就问谢鲲:“你说儿子是不是你的外甥?”谢鲲回答说:“我小时候聪明伶俐,现在虽然长大成人了,但已经没有当年那样的神采了。”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谢朗、谢玄、谢鲲三人,后人把谢朗比作谢道韫,谢玄比作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谢鲲比作南容。二是《晋书·南史列传·夏侯湛》:“彭城刘琨与湛善,尝曰:‘湛每见吾,虽未安言,然不异吾。’湛答曰:‘卿年逾四十,复欲仰求前烈,吾不取也。’”意思是说:彭城的刘琨和夏侯湛关系很好,每当夏侯湛见到他,虽然没有直言相见,但两人的感情并不因此而有所改变。夏侯湛认为,刘琨虽然年龄已大,但还是想仰慕古人的光辉业绩,而自己是不会这样做的。这里引用了刘琨的话,用以表明自己虽然也有志于建功立业的愿望,但终究无法实现。

第四句“薄味宁蔬素,流芳欠管彤。”意思是说:虽然清淡的味道也是美味的,但是没有像管彤那样留下美好的名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句话是对侄女说的。因为侄女的丈夫是王凝之的弟弟王凝之,而王凝之的妻子是管彤,故称她为管彤。管彤是晋代著名的才女、文学家、音乐家、书画家。她博学多才,擅长音乐,尤其擅长弹箜篌,其音乐优美动听,世人称之为“管夫人”。她还是杰出的书法家,工草隶及八分书,书法飘逸超迈,被后人奉为楷模。管彤还擅长绘画,她的画被誉为“笔迹劲利,绝群离伦”。此外,她还善于诗词歌赋,作品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由于管彤的才艺出众,因此她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词章和诗篇。诗人在这里借用管彤的名字来表达对她的祝愿,希望自己也能像管彤一样有才情、有成就。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侄女的生活并没有像诗人所愿的那样美好。

第五句“伯兄与邱嫂,净土必相逢。”意思是说:我的哥哥和嫂子一定会在净土中相遇。这里借用了佛教术语来表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由因果律决定的,生、住、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发展变化。当一切都结束后,它们就会回到原处重新开始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说法。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有因缘果报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得到解脱,获得真正的自由。佛教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得到解脱,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佛教徒都希望通过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首诗表达了对侄女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