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虫已藏蛰,此物出何哉。
甚矣绿衣僣,公然赤帻来。
居尝污脯醢,尤喜败樽罍。
刑故宁论小,无分卵与胎。

《冬蝇》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作品,全诗如下:

百虫已藏蛰,此物出何哉。
甚矣绿衣僭,公然赤帻来。
居尝污脯醢,尤喜败樽罍。
刑故宁论小,无分卵与胎。

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百虫已藏蛰:“百虫已藏蛰”指的是各种昆虫都已经躲藏在洞穴或冬眠中,不再活动。这里用“百虫”来形容众多昆虫,而“蛰”则表示这些昆虫进入了休眠状态。

  2. 此物出何哉:“此物出何哉”表达了诗人的疑惑和好奇。这里的“此物”可能是指某种昆虫或动物,而“何哉”则是对这种生物出现的原因或目的的询问。

  3. 甚矣绿衣僭:“甚矣绿衣僭”描述了这种生物拥有绿色的衣服(或伪装),而其实际身份或本质却与绿色的外表不符。这里的“甚矣”表示非常、极其的意思。

  4. 公然赤帻来:“公然赤帻来”描绘了这种生物大胆且毫不掩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甚至敢于以红色头巾示人。这里的“公然”表示公开、无畏的态度。

  5. 居尝污脯醢:“居尝污脯醢”反映了这种生物不仅不怕人,还敢于在食物上留下痕迹,如在干肉和肉酱上留下污迹。这里的“居尝”表示曾经或常常。

  6. 尤喜败樽罍:“尤喜败樽罍”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物对酒器的破坏,无论是珍贵的杯子还是一般的酒瓶,它都喜欢去破坏。这里的“尤喜”表示特别喜欢、偏爱。

  7. 刑故宁论小:“刑故宁论小”表达了对于这种行为的宽容或理解,即使它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或不值一提。这里的“刑故”表示原因或缘由。

  8. 无分卵与胎:“无分卵与胎”强调了无论这种生物是卵还是胚胎,都不应该受到歧视或区别对待。这里的“无分”表示不分、没有差别。

综合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某种生物的出现感到惊讶和不解的情感。通过对这种生物的行为特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未知事物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此外,诗歌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秩序和和谐的尊重,即使在面对看似不寻常的现象时,也应保持理性和宽容的心态。

《冬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艺术再现,更是对生命、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