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
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
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
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
【赏析】
《渔梁》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首二句描绘出一幅阴寒的春日景象。“渔梁”即渡口或桥梁,在今河南邓县一带。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经过渔梁时,所见的景色,以及所引发的感想,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春天的泥泞湿滑,雨水细细密密地飘洒下来,道路显得阴冷而潮湿,天气很少放晴。这两句描写了旅途中的气候和环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也预示着后面的景色与心情。
“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当雨水渗入池塘,激起层层波纹,就像瀑布一般壮观。而云彩则从山中升腾而上,如同被点燃后升起的炊烟,给人一种朦胧美。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描述了春天雨后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为下文的情感变化做好了铺垫。
“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为了驱除身上的寒冷,作者走近农舍借火取暖,欣赏着农舍主人烹烤食物的场景。同时,他还借着微弱的烛光,阅读起那些被遗弃在家中的野店诗稿。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农舍的生活场景,还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诗歌的爱好。
“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随着梅花的凋零,作者心中的忧愁也随之增多。他独自搔动着自己的头发,那被风吹乱的鬓角似乎也在诉说着他的心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译文】
春日的泥泞使得路面变得滑滑的,细密的雨丝不断飘落,道路显得阴冷潮湿,很少见到晴天。
雨水流入池塘激起层层波纹,仿佛是瀑布般壮观;云彩从山中升起,宛如燃烧的炊烟。
我走近农舍借火取暖,欣赏着农舍主人烹烤食物的场景;借着微弱的烛光,阅读着那些被遗弃在家中的野店诗稿。
随着梅花的凋零,我的心中充满了忧愁;独自搔动着我的头发,那被风吹乱的鬓角似乎也在诉说着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