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名谁遣称空寂,入得门来寂又空。
旧有田园官户占,别无衣钵老尼穷。
砌倾苔色侵堂上,厨废炊烟起草中。
或说古碑巢寇写,栖禽不下似伤弓。

空寂院

院名谁遣称空寂,入得门来寂又空。

旧有田园官户占,别无衣钵老尼穷。

砌倾苔色侵堂上,厨废炊烟起草中。

或说古碑巢寇写,栖禽不下似伤弓。

注释:

空寂院: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废寺院。

谁遣:是谁指使、安排的。

入得门来寂又空:进入空寂院后,又觉得一片寂静。

旧有田园官户占:这里指的是过去曾有官员和地主霸占过这片土地。

别无衣钵老尼穷:寺里没有出家人,只剩下一个穷困的老尼姑。

砌倾:庭院中的台阶被苔藓侵蚀,已经倾斜了。

苔色:苔藓的颜色。

侵堂:蔓延到了堂屋。

厨废:厨房废弃不用了。

炊烟:做饭时冒出的烟火。

起草中:在田野间的小路上。

古碑:古老的石碑。

巢寇写:可能是巢穴被盗贼所占据。

栖禽:栖息的鸟。

不下:无法飞起。

似伤弓:好像弓箭被打坏了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已久的寺庙的景象。首句“院名谁遣称空寂”,表达了寺庙的名字无人使用,显得空旷而寂寞。接下来“入得门来寂又空”进一步描绘了进入空寂院后,四周更显寂静,给人一种孤独、荒凉之感。

第二句“旧有田园官户占”提到了过去曾有官员和地主霸占过这片土地。这句诗揭示了空寂院之所以荒芜的原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第三四句“别无衣钵老尼穷”则描绘了寺中只剩下一个穷困的老尼姑,没有人来供养她。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悲惨景象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人们往往忽视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第五六句“砌倾苔色侵堂上,厨废炊烟起草中”具体描写了空寂院内的景象。台阶被苔藓侵蚀,蔓延到了堂屋;厨房废弃不用,炊烟早已消散在田野间的路上。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的衰败和荒凉。

最后两句“或说古碑巢寇写,栖禽不下似伤弓”可能是后人根据历史传说所加的诗句。它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这座寺庙曾经遭受过战乱和破坏,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

整首诗通过描绘空寂院的景象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性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