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一见叹魁梧,每恨斯人不业儒。
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
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

秣陵一见叹魁梧,每恨斯人不业儒。

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

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对友人保宁聪老的怀念之作。全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保宁聪老才华和人品的赞美及对其未来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首句“秣陵一见叹魁梧”,描绘了诗人在南京见到保宁聪老时,对其身材高大、魁梧的形象印象深刻。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保宁聪老外在形象的认可,也隐含着对其内在品质的肯定。

“每恨斯人不业儒”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保宁聪老选择不从事儒学事业的遗憾。儒家文化强调经世致用,而保宁聪老未能遵循这一传统,令诗人感到惋惜。

中间两联进一步展开对两人友情的描述。“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描绘了他们之间频繁深入的讨论和偶尔醉酒时的欢聚情景。这种轻松愉快的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也让诗人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最后两句则转向现实,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辞官归隐,但依然关注保宁聪老的生活与未来。他询问并期待保宁聪老能有机会来访自己的林下小屋(卓庵),这体现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深情厚谊和期待重逢的心情。

《怀保宁聪老》不仅是一首怀念之情深厚的诗歌,也是一篇情感真挚、细节生动的散文。通过对保宁聪老的细致描绘和深厚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其共同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与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