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屋声名淳绍初,同时一辈晓星疏。
举人尚记前乡贡,天子亦呼行秘书。
出蜀诗堪编杜集,涉湘文可补骚馀。
中朝典册须鸿笔,何必然藜照蠹鱼。
【注释】
淳绍初:淳于琼,东汉末年人。袁氏为袁术部将,后归顺曹操。
乡贡:古代选士制度,由郡国推举人才,经朝廷考试合格者为官,称为“乡贡”。
中朝典册:指皇帝的诏书、敕令等文书。
何必然藜照蠹鱼:意思是说做官不一定要用藜草灯或蠹鱼书来照明,只要勤勉学习,也能写出好的文稿。
【赏析】
袁秘书是作者的好友,诗中表达了对袁秘书才华的钦佩之情,同时对其仕途坎坷表示惋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首联:“场屋声名淳于初,同时一辈晓星疏。”
淳于琼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才出众,被后人传颂。这句诗中的“场屋”指的是科举考试,即古代选拔官员的考试。这里用“淳于初”来形容淳于琼的名声在开始时就很响亮,与同时代其他文人相比,显得更加出色。而“晓星疏”则形容淳于琼在当时文人中就像星星一般明亮,与众不同。
颔联:“举人尚记前乡贡,天子亦呼行秘书。”
“举人”是指参加科举考试并被录取的人,这里特指袁秘书。“乡贡”则是古代一种选举贤能的制度,即由地方官府推荐人才给皇帝任命官职。这里的“前乡贡”意味着袁秘书曾经参加过乡试并获得过举人的身份。“行秘书”则是指担任秘书这样的职务。这里的“天子亦呼行秘书”表明皇帝也曾称呼袁秘书为秘书,这既是对他才华的认可,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颈联:“出蜀诗堪编杜集,涉湘文可补骚馀。”
“蜀”和“湘”分别指中国西南和湖南地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袁秘书的诗歌可以像杜甫的《杜集》一样汇编成集,他的散文可以像屈原的《离骚》那样丰富了楚辞的内容。这里用“编杜集”和“补骚馀”来形容袁秘书的才华横溢,不仅诗歌造诣深厚,而且学识渊博。
尾联:“中朝典册须鸿笔,何必然藜照蠹鱼。”
“中朝”指的是朝廷,“典册”则是指重要的文件和书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朝廷需要像大雁一样高飞的鸿鹄之才来完成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像蚯蚓一样在阴暗处蠕动的小虫。这里的“鸿笔”比喻着杰出的才能和卓越的文笔,而“藜照蠹鱼”则用来形容袁秘书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勤奋学习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袁秘书的介绍和赞美,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官场的黑暗进行了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