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复熏衣事早朝,杖藜时赴野人招。
谋身不善交韩吕,度世犹堪访贺乔。
杖有百钱寻酒盏,家无一物止诗瓢。
君看莘渭三王佐,何似夷齐万世标。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
那复熏衣事早朝,杖藜时赴野人招。
谋身不善交韩吕,度世犹堪访贺乔。
杖有百钱寻酒盏,家无一物止诗瓢。
君看莘溪三王佐,何似夷齐万世标。
译文:
那复熏衣事早朝,杖藜时赴野人招。
谋身不善交韩吕,度世犹堪访贺乔。
杖有百钱寻酒盏,家无一物止诗瓢。
君看莘溪三王佐,何似夷齐万世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野人之间的交往,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抉择。
诗句“那复熏衣事早朝,杖藜时赴野人招”描绘了一幅与世俗官场格格不入的画面。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薄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在古代社会,官场往往充满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而诗人选择远离尘嚣,与野人交往,展现了他高洁的品质和独立的人格。
“谋身不善交韩吕,度世犹堪访贺乔”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观念。诗人认为,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坚守原则,那么结交权贵就是有害的。这里的“韩吕”指的是当时的权贵阶层,而“贺乔”则是古代的一种隐士形象,他们能够脱离世俗的纷扰,过着清静自在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反抗。
“杖有百钱寻酒盏,家无一物止诗瓢”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仍然能够找到乐趣,用百钱换取酒盏来品味人生;而他家中没有多余的物品,只有一只用来盛水的诗瓢。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君看莘溪三王佐,何似夷齐万世标”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古代贤人的赞美。他认为,像商末时期的伯夷、叔齐这样的贤者,虽然生活清苦,但依然坚持道义,成为了千古楷模。而他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秉持着高洁的品格和独立的意志,这种品质比那些追求权力的人更值得尊敬。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野人交往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于世俗官场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品德和精神境界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