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来未得久居中,麾去安知尚不容。
虹卧雪涛怀旧惠,马跑白日掩新封。
村边宅昔邻王翰,冢上碑今愧蔡邕。
绿树青山总无恙,伤心杖履断过从。
【注释】
①召来未得久居中:指召用郑瑞州,但未能久居朝廷。中,通“衷”,内心。
②麾去安知尚不容:指郑瑞州被罢相,不知是否还有任用之机。麾(huī),古代一种仪仗用的旗子。
③虹卧雪涛怀旧惠:指郑瑞州在雪中休息,像彩虹一般,映衬出他过去的恩惠。虹卧雪涛,比喻恩惠如彩虹般美丽。
④马跑白日掩新封:指郑瑞州被贬为外官,马儿奔驰,白日在天,如同新封的官职一样,令人生悲。
⑤村边宅昔邻王翰:指郑瑞州的故宅曾与唐代诗人王翰相邻。
⑥冢上碑今愧蔡邕:指郑瑞州坟上的碑石,如今让蔡邕这样的大文豪来写,会感到惭愧。
⑦绿树青山总无恙:指郑瑞州曾经的家乡依然绿树成荫,青山依旧。
⑧伤心杖履断过从:指因郑瑞州被贬而断绝了往来,伤心至极。杖履,即拄杖、鞋子。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时郑侠任太常博士。郑侠是北宋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写的《流民图》对当时社会现实作了生动的描述。此诗就是郑侠对郑瑞州的挽词。全诗以咏怀的口吻,抒发了诗人对郑瑞州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之情。
首句“召来未得久居中”,言郑瑞州被召入朝后,并未能长久地居于朝廷之中。这一句看似平平淡淡,其实饱含着深刻的感慨。诗人以召见未久即遭罢斥来表现郑瑞州的失意与无奈,也暗示了他的命运多舛。
次句“麾去安知尚不容”,进一步描绘了郑瑞州被罢相后的孤独与无助。诗人用“麾去”来形容他被罢免的过程,用“安知”表达出了对此事的不解与疑惑。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郑瑞州不幸遭遇的同情和理解,还体现了他对政治斗争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诗人又用“虹卧雪涛怀旧惠”、“马跑白日掩新封”两句来具体描绘郑瑞州被贬的情景。前者以彩虹般的恩惠喻其昔日的辉煌,后者则以马奔跑的形象象征着他的离去。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既表达了诗人对郑瑞州被贬的惋惜之情,又展示了他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同时,这也暗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村边宅昔邻王翰,冢上碑今愧蔡邕”,则是对郑瑞州故居的追忆与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他们曾经的邻里关系,并感叹如今的墓地上已无法再刻下如此优美的碑文。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又透露出了对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动人,既展现了诗人对郑瑞州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之情,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政治斗争的本质。通过咏怀的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