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抗归田疏几封,天高殊未察微悰。
时人今雨谁相过,地主春风独见容。
取友肯遗沮桀溺,论功不下弃勾龙。
眉间黄色元无事,因拆诗筒一点浓。
【诗句释义】
曾抗:指唐末宰相郑昌图,字抗生。
归田疏几封:意思是多次向皇上上书请求归隐山林。
天高:意指皇帝不知晓自己的过错与过失。
时人今雨谁相过:意思是现在的人们谁会来探望你呢?
地主春风独见容,意思是自己一个人欣赏春天的景色,独自享受着春光。
取友肯遗沮桀溺:意思是结交朋友要摒弃那些像沮、溺这样的小人。
论功下不弃勾龙:意指论功行赏时不会抛弃像勾践和龙逢这样的人。
眉间黄色元无事,因拆诗筒一点浓:意思是自己的眉毛中间的颜色本来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拆开了诗筒才显得颜色更加浓厚。
【翻译】
曾经数次上书请求退职还乡,皇帝却始终没有察觉我的心意。现在的人谁会来探望你啊?只有你自己欣赏春天的景色吧。结交朋友要摒弃那些像沮、溺这样的人,论功行赏时不会抛弃像勾践和龙逢这样的人。你的眉毛中间的颜色本来没什么变化,只是拆开了诗筒才显得颜色更加浓厚。
【赏析】
《又和六首》是晚唐诗人许浑的组诗作品。这组五言律诗,共六首,作于大中二年(848年)。诗人以“又和”二字领起,自抒胸臆:“曾抗归田疏几封,天高殊未察微悰。”他曾多次上疏要求辞官归隐,但是皇帝始终没有察觉他的心意。诗人对此感到十分失望,所以用“天高”二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天高”二字,既是写自己的处境,也是对朝廷的讽刺。接着,诗人以“时人今雨谁相过,地主春风独见容”二句,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现在的人谁还会来探望他呢?只有他自己欣赏春天的景色吧。“地主春风”句中,诗人将皇帝喻为“地主”,将自己比为“客人”,既表明了自己对皇帝的不满,也流露出自己渴望自由的愿望。最后,诗人以“取友肯遗沮桀溺,论功不下弃勾龙”二句,表明自己结交朋友的态度和对功名的看法。他认为,交友应当摒弃像沮、溺那样的小人,论功行赏时不会抛弃像勾践和龙逢这样的人。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