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祝欢言岁事详,丛祠十里鼓箫忙。
衣冠优孟名孙□,□□□□□□□。
□□阏氏成妒妇,幻教穆满作□□。
□□□□□□□,何必区区笑郭郎。

【注】:

1、闻祥应庙:闻祥应,即汉宣帝刘病已。他死后,民间传说他升仙成神,人们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叫做闻祥应庙。

2、衣冠优孟:指戏剧演员扮作朝廷官员的丑角。

3、阏氏:汉代匈奴单于的正妻称为“阏氏”。

4、穆满:古国名,是匈奴人的一支部落。

5、郭郎:即郭子仪,唐代大臣,以刚正廉洁著称。

6、区区笑郭郎:指郭子仪在朝中受到排挤和攻击,却仍能保持清白。

【译文】:
巫祝们欢快地谈论着年景的事宜,丛祠十里,鼓箫之声不绝于耳。
扮演朝廷官员的丑角(衣冠优孟),名声如孙氏一般显赫。
阏氏嫉妒心强,教唆人把匈奴国王穆满装扮成女人。
何必去嘲笑那些被排挤的大臣,他们自有他们的清白与尊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闻祥应庙所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闻祥应庙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风俗的一种现象。

首句“巫祝欢言岁事详”,描绘了闻祥应庙里的场景,巫祝们欢声笑语,谈论着一年来的大事小情。这里,诗人用“欢言”来形容巫祝们的欢快心情,而“岁事详”则表明他们在讨论的是关于新年、新事、新气象的话题。

第二句“丛祠十里鼓箫忙”,则是进一步描绘了闻祥应庙周围的热闹场面。丛祠,指的是许多庙宇并排在一起,形成一片繁华景象。而“十里”则强调了这一景象的规模之大。同时,“鼓箫忙”也表达了人们对这些庙宇的期待和欢迎之情。

第三句“衣冠优孟名孙□”,则是对闻祥应庙中的表演者——衣冠优孟的描述。衣冠优孟,也就是古代的戏剧演员,他们身着官服,扮演朝廷官员的角色,以此娱乐人们。而“名孙□”则表明这个表演者的名声非常显赫。

第四句“阏氏成妒妇”,则是对闻祥应庙中的另一个表演者——阏氏的描述。阏氏是匈奴单于的妻子,她们通常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成妒妇”则暗示了她们在表演中可能扮演的是嫉妒、争斗等角色,这既反映了她们的性格特点,也为接下来的描述埋下了伏笔。

第五句“幻教穆满作□□”,则是对闻祥应庙中另一场表演的描述。穆满是匈奴的一位国王,他的出现往往与某种神秘的力量有关。而“幻教”则意味着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得穆满能够化身为人,进行表演。这里的“□□□□□□”可能是对这场表演的具体描述,但因为缺乏上下文信息,无法确定其准确含义。

最后一句“何必区区笑郭郎”,则是作者对前文所述表演的总结性评价。郭子仪是唐代的一位著名大臣,以其正直廉洁著称。而“区区笑郭郎”则暗示了这些表演虽然滑稽可笑,但并不值得嘲笑。它们只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象,而郭子仪等人则代表了另一种高尚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闻祥应庙的热闹场景及其各种表演者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特色。同时,通过对郭子仪等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品质的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