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虞翻骨体素多屯:虞翻,字仲翔,是南宋初年的著名学者和文学家。这里用“骨体素多屯”形容他的体质健壮,精力旺盛,如同屯积的粮食一样,预示着他晚年仍然充满活力。
- 垂老遭逢白发新:诗人提到虞翻在晚年遭受白发之灾,这象征着他的衰老和生命的脆弱。同时,“新”字可能暗指这种遭遇给其带来的挑战是新的,反映了他在生命晚期所承受的压力和困境。
- 岂有一辞裨衮斧: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虞翻虽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朝廷重用或提拔的惋惜。”裨衮斧”指的是辅助帝王处理国家大事,而“衮”是古代天子的服装,斧则指斧头,象征权力。因此,此句意指虞翻虽有高才,却难以施展抱负。
- 亦无三制报丝纶:“三制”为古代皇帝设置的一种官职,负责起草诏书。“丝纶”则是皇帝颁发的诏令,“报”则表示回馈、回应。这里表达的是虞翻虽然有才能,但却没有机会得到皇帝的认可或回应。
- 孤臣命薄难谐世:这里的“孤臣”指孤独无依的官员,表达了虞翻在官场上的孤立无援。“命薄”是指命运不好,无法改变,而“难谐世”则说明他很难与当朝权贵和睦相处。
- 明主恩深欠杀身: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虞翻忠诚的赞扬。他认为,尽管虞翻个人命途多舛,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是无法被忽视的。“欠杀身”意味着他为了国家的利益,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 不道归田无以报:这句诗表达了虞翻晚年的愿望,希望能够退休归隐。“归田”即回到农田,远离政治斗争,“无以报”则意味着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报答国家的知遇之恩。
- 暮年长作祝尧人:这是诗人送给虞翻的祝福语。“暮年”指的是晚年,“长作祝尧人”则是祝愿他能够长寿并为国家祈福。在这里,“尧人”是对君主的一种尊称,表达了诗人对虞翻的敬意和祝福。
《送金潮州三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通过赞美虞翻的才华和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忠心的情怀和对友人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