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
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
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
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诗句解读】:
- 四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
- “四州鼓吹”指四方传来的音乐声。“迓前茅”是迎接在前的意思,这里指欢迎和迎接。
- “几载”意为几年。“疮痍”指的是创伤或疾病。
- “乐郊”通常用来形容国家太平、繁荣昌盛的状态。
- 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
- 这两句描述的是地方官员的清廉和勇敢的行为。“黎母”指的是当地的黎族人民。“盗清民有犊”是指地方官员治理得好,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安定,不再有盗贼出现。“佽飞士勇海无蛟”则是指地方官员如同英勇的佽飞(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一样,勇敢地对抗海上的危险,使得海面没有凶猛的蛟龙出现。
- 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
- 这两句反映了人们对地方官员的评价和期待。“安排循吏”是指对地方官员的合理安排和调度。“添新传”可能是指新的记载或者传说的产生。
- “检点耆英”是指检查和评估老一辈的人。“少故交”意味着与这些人相比,年轻人之间的联系较少。
- 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 这是诗人对自己写作的态度的描述。“幽潜”可能是指隐居或隐秘的事物。“慰冥漠”是指安慰那些不问世事、生活在冥漠中的人。
- “自惭笔砚暮年抛”表示诗人对自己晚年不再写作感到惭愧。
【译文】:
四州之地传来音乐迎接前哨,经过几年的国家创伤已经变得欢乐祥和。
黎族人民的生活安定,没有盗贼侵扰,像佽飞一样勇敢地面对海上的危险。
安排得当的官吏们为新的故事增添新的篇章,而那些被遗忘的老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小。
想要用笔墨来安慰那些隐居在冥漠中的人,却发现自己在晚年已经不再书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地方官员治理国家的成果以及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展现了一幅和谐繁荣的画面。诗人以“四州鼓吹”和“几载疮痍变乐郊”来描绘国家的恢复和发展;“黎母盗清民有犊”和“佽飞士勇海无蛟”则赞颂了地方官员的治理能力;最后通过“安排循吏添新传”和“检点耆英少故交”来反映出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对年轻人的期许。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