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墙终岁少相过,时听书声警睡魔。
懒续胶弦欢意薄,虽分风月皱眉多。
廉如玉雪谁知者,仕止牙绯奈命何。
昨送华轩今哭墓,伤心相挽不成歌。

《挽宋泉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连墙终岁少相过
  • 字面与深层含义:诗句“连墙终岁少相过”描绘了与友人或亲近者见面的机会很少的情景,可能反映了作者因某种原因远离故土,或是身处高位难以抽身。
  • 情感表达:这种孤独感可能表达了一种对人际交流渴望的无奈和对失去亲近人机会的哀愁。
  1. 时听书声警睡魔
  • 听觉描写:通过“时听书声”这一行为,展现了作者即使在睡眠中也不忘学习知识,体现了其勤奋好学的态度。
  • 心理状态:使用“警睡魔”则表明这声音足以唤醒他的思想,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识的重视。
  1. 懒续胶弦欢意薄
  • 生活状态:“懒续胶弦”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在物质或精神上不再追求享乐,可能是因为遭遇挫折、感到疲惫或厌倦。
  • 情绪反应:“欢意薄”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不快乐,反映了他对当前生活的不满或对未来缺乏期待。
  1. 虽分风月皱眉多
  • 生活态度:这里“虽分风月”可能意味着作者虽然能够享受美景,但内心并不真正感到愉悦。
  • 情绪表现:“皱眉多”直接表达了作者因为某些事情而烦恼或者忧愁的情绪状态。
  1. 廉如玉雪谁知者
  • 廉洁自守:将“廉如玉雪”比喻为清廉如玉,洁白无瑕,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品质的推崇。
  • 无人了解:“谁知者”则强调了这种高洁品质在社会上不易被理解和认同。
  1. 仕止牙绯奈命何
  • 政治生涯:这里的“仕止”可能指的是官员的进退,而“牙绯”指的是官服的颜色,整个句子可能在描述官场上的起伏不定和无常。
  • 无奈情绪:“奈命何”表示无法改变现状或命运的无奈和无力感。
  1. 昨送华轩今哭墓
  • 时间对比:从“昨”到“今”,展现了作者经历了时间的变化和心情的转变。
  • 情感冲突:送别朋友时可能充满了喜悦和祝福,但当面对亲人的离去,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1. 伤心相挽不成歌
  • 悲痛欲绝:“伤心相挽”描绘了作者因极度悲伤而难以抑制的情感。
  • 无法唱歌:“成歌”则表达了即使想要表达情感,也可能因为悲伤到了极点而无法开口。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精细描写,展现了一位文人在宦海浮沉中的孤独、辛酸和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刘克庄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悲欢离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