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密山深客少过,暮年杖履此婆娑。
桂开香□□□窟,桧长高于窣堵坡。
不记玄晖红芍药,且栽□□□蓑荷。
圣丘未必知为圃,何似姑师郭橐驼。
诗句原文:
林密山深客少过,暮年杖履此婆娑。
桂开香 窟,桧长高于窣堵坡。
不记玄晖红芍药,且栽□□□蓑荷。
圣丘未必知为圃,何似姑师郭橐驼。
注释:
林密山深:形容山林深邃茂密,给人一种幽静、远离尘嚣的感觉。
暮年杖履:指老年时拄着拐杖行走,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感慨和无奈。
婆娑:形容树叶或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姿态优美、潇洒。
桂开香窟:桂花开放时,散发出阵阵香气,犹如香气四溢的花朵。
玄晖红芍药: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赠汪伦》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这里的“红芍药”暗喻李白的诗才高洁,而“玄晖”则可能是对李白的一种赞美或怀念。
蓑荷:蓑衣和荷叶,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山林间劳作的情景,或者是他在山中种植荷塘的描绘。
圣丘:泛指高尚的地方或者圣人之丘,在这里可能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姑师郭橐驼:郭橐驼是战国时期著名农学家,他发明了种树技术,使树木快速成长。这里的引用可能是在强调学习郭橐驼的种树技术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山林中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首联“林密山深客少过,暮年杖履此婆娑”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山林氛围,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生命的平静与岁月的沉淀。颔联“桂开香窟,桧长高于窣堵坡”则展现了山林中桂花盛开、松树挺拔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宁静之中,而是笔锋一转,通过尾联提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不记玄晖红芍药,且栽□□□蓑荷。”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处美好环境中,却并不追求名利,而是选择像古代圣贤那样,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自然之美。最后,诗人以“圣丘未必知为圃,何似姑师郭橐驼”作为结尾,强调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倡导。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人生哲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