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诗妙巧过般输,蚓窍何堪和大儒。
岂敢分庭掣鲸海,颇思越邑会鹅湖。
薰莸年老迷香臭,酒脯涎垂向市沽。
病起带围浑减尽,免教人诮腹如壶。
【注释】
公诗妙巧过般输:公,指徐铉,常与洪刍(秘监)、李洞等人唱和。般输,即韩愈,字退之。“妙巧”指韩愈的诗歌精妙绝伦,超过韩愈。“蚯蚓窍”(蚓),蚯蚓无孔而通,故用以喻诗文中难以找到可与之相比者。“分庭”,比喻彼此地位相等。“掣鲸海”,指韩愈的文才如海鲸,不可阻挡。“越邑”,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是韩愈家乡。“鹅湖”,在今江西上饶市广丰区,为韩愈、李翱等文学家聚会讲学的地方。“薰莸”,薰,香草;莸,臭草,两种并列在一起时,香味相混而难辨,这里用它比喻韩、徐二人的诗文风格迥异,难以比较。“年老”,指徐铉年老,已不再能与韩愈抗衡。“酒脯涎垂向市沽”,“涎垂”,涎水流下。“酒脯”,泛指美食。“市沽”,指市场上出售的。“病起带围”句,带围,指束腰之物。“浑减尽”意为病后身体消瘦,没有以前那么胖了。“腹如壶”,用来形容人肚子很大,像一只大肚罐。
赏析:
这是一首和徐铉诗的七律。诗人对徐铉的诗作极为赞赏,认为其精妙绝伦,超过韩愈,并表示要学习他的风格来写诗。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又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创作志向。
开头两句赞美徐铉的诗才:“公诗妙巧过般输。”意思是说徐铉的诗才高超,超过了韩愈。这里的“公”是指徐铉,“般输”是韩愈的字,“退之”。这两句是对徐诗艺术手法的肯定。
第三句进一步强调徐铉的才华:“蚓窍何堪和大儒。”意思是说徐铉的诗句美妙,简直难以与儒家学者相比。“蚓窍”是形容诗句如同蚯蚓的洞穴一样巧妙无比;“大儒”则是用来形容儒家学者,这里指韩愈。这两句是对徐诗艺术技巧的肯定。
第四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岂敢分庭掣鲸海,颇思越邑会鹅湖。”意思是说诗人虽然不敢与徐铉平起平坐,但却渴望能够在越州(今浙江绍兴)与徐铉一起研讨学问。这里的“分庭”指的是与徐铉平起平坐;“掣鲸海”则是借用鲸鱼游于大海之中,难以捕捉的形象来比喻徐铉的诗才高不可攀;“越邑”则是指徐铉的家乡;“鹅湖”则是指韩愈等人曾在此讲学的地方。这两句是诗人对徐铉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与徐铉共论学问的期望。
第五句则是对两人诗歌风格的描述:“薰莸年老迷香臭,酒脯涎垂向市沽。”意思是说由于年龄的增长,两人的诗歌风格已经无法分辨出孰优孰劣了。“薰莸”是用来比喻两人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就如同香草与臭草无法相容一样;“年老”,指的是徐铉年老体衰;“酒脯涎垂”则是指诗人因生病而身体虚弱,涎水下垂。这两句是对两人诗歌风格差异的描述。
第六句则是对两位诗人的祝愿:“病起带围浑减尽,免教人诮腹如壶。”意思是说随着病情的好转,诗人的身体也变得消瘦起来,这样就不会有人嘲笑他的肚子像一个大肚罐了。“病起带围”指的是诗人因病而起,腰带变宽;“浑减尽”则是指随着病情的好转,身体逐渐恢复;“人诮腹如壶”则是说人们会因为诗人的身材瘦削而嘲笑他。这两句是对诗人身体状况变化的描绘以及对他人嘲笑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徐铉诗歌的评价以及对其才华和志向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徐铉深深的敬意和对自己创作追求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探索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