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愧君恩禄具臣,太仓非有粟陈陈。
立朝到老羞营窟,避客经年少觌邻。
鹤夜失鸣犹给料,鱼寒不食已收纶。
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

久愧君恩禄具臣,太仓非有粟陈陈。

立朝到老羞营窟,避客经年少觌邻。

鹤夜失鸣犹给料,鱼寒不食已收纶。

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

诗句解释及译文:

  1. “久愧君恩禄具臣”:“长久以来我深感惭愧,因为您赐予了丰厚的恩惠和俸禄,作为臣子,我应当感激。”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王恩赐的深深感谢和谦逊态度。通过“久愧”一词,诗人传达了自己对君王恩情的长期感受和内心体验。
  • “禄具”指的是俸禄丰厚,是古代官员的基本收入保障,而“恩赐”则体现了君王对臣子的特别关照和赏识。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于君王恩德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1. “太仓非有粟陈陈”:“国库中并非总是粮食充盈,有时甚至会显得匮乏。”
  • 这里用“非有粟陈陈”来形象地描绘国库中的粮食储备并不总是充足,可能时多时少,反映了国家财政的不稳定性和管理上的挑战。
  • 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可能在暗示政府在粮食管理和储备方面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立朝到老羞营窟”:“即使到了晚年仍不愿谋取私利,保持清廉。”
  • 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即使在老年也不愿意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原则,保持正直和清高。
  • “羞营窟”意指羞耻于利用权势或财富为自己谋取私利,反映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1. “避客经年少觌邻”:“为了避免被宾客所扰,选择避开年轻时期常去的邻居聚会。”
  • 这里的“避客”意味着诗人避免社交场合中的繁华与喧嚣,可能是为了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而“年少觌邻”则表明诗人选择在年轻时就避开这些热闹场合,以便专心于学问和修身养性。
  • 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显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成长环境的珍惜。
  1. “鹤夜失鸣犹给料,鱼寒不食已收纶”
  • 通过描写“鹤夜失鸣”,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仍然不失其本色和尊严,如同一只失去鸣叫能力的鹤,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和存在。
  • “鱼寒不食已收纶”则描绘了鱼因寒冷而不进食的情景,暗喻那些无法适应环境或形势变化的人,最终选择了放弃。
  • 此二句通过动物的自然行为来比喻人的处境和心态,寓意深刻,表达了一种坚持本心、不为外界所动的哲学思想。
  1. “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
  • 这里使用“小瓢”和“玺”两个象征性的物品,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看法。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物品(小瓢),也不值得过分追求和炫耀(犹慵佩)。
  • 进一步地,诗人将此观点与“金龟”和“玉麟”这两个珍贵的宝物进行对比,强调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装饰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内在的品德和修养。
  • 这种表述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崇尚,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脱态度。

赏析与背景介绍:

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战乱不断,经济和文化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评。

《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艺术佳作,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政治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刘克庄的艺术才华,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伟大时代的脉动和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