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
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
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名教矫玄虚。

以下是对《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逐句的详细解读:

诗句

  1. 先帝开宣室
  • 解析:宣室是古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象征着权威和决策的中心。这里的“先帝”指的是前朝的君主。诗人通过提及宣室来表达对前人智慧和决策的尊崇。
  • 背景:宣室是历代帝王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象征着权力和智慧。
  • 意义:表达了对前人治理经验的尊重和继承。
  1. 频领群儒上石渠
  • 解析:石渠是指古代的一种讲学场所,位于汉宫殿之西,以汉武帝命名的石渠阁而得名。这里是汉代学者聚集讲学的地方。这里用“频领”来形容频繁带领学者参与讨论。
  • 背景:汉代文化繁荣,学者众多,石渠阁成为了学术交流的中心。
  • 意义:反映了作者对学术自由和知识传承的重视。
  1. 奏牍三千前日事
  • 解析:奏牍是指古代文书,三千表示数量之多。这里指过去的许多重要文件或政策。
  • 背景:古代政治生活中,有大量的文书和政策需要讨论和执行。
  • 意义: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和政策的回忆和反思。
  1. 寓言十九暮年书
  • 解析:寓言是指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十九表示多数。这里暗示了大部分的学问都是晚年时获得的。
  • 背景:古人认为人生经历丰富,晚年更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 意义: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即使在晚年也能有所收获。
  1. 色空勘破偏盲久
  • 解析:色空是指世间万物的无常性和虚幻性,勘破表示理解并看透。偏盲表示片面或局限。
  • 背景:佛教中色空观念的探讨,强调世界的真实本质并非固定不变。
  • 意义: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超越世俗偏见的智慧。
  1. 记诵俱忘一载馀
  • 解析:记诵是指记忆和背诵,俱忘表示完全遗忘。一载表示一年的时间。
  • 背景:长期的学习和记忆过程,最终达到了忘却的境界。
  • 意义: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和遗忘,以及知识的深化。
  1. 西晋诸人惟乐令
  • 解析:西晋是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诸人指当时的人们。惟乐令是指在音乐方面特别有造诣的人。
  • 背景:晋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特别是音乐、书法等领域。
  • 意义:赞扬了西晋时期在音乐领域取得的成就和人才辈出的现象。

译文

新凉时,想起从前在宣室殿中与诸位儒生共同研讨问题的情景,他们频繁地引领着群儒前往石渠阁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回想起过去的许多重要文献(奏牍),这些都是在过去的日子里完成的。大多数学问都是我在晚年才逐渐领悟到的。对于佛家的色空观念,我已经勘破了它的表面现象,不再被它所迷惑。长时间的学习让我忘记了所有的记忆和背诵内容,只留下了一种对知识深深的理解和感悟。在西晋时期,那些在音乐方面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的名字值得记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学者的交流、历史的回顾、佛法的学习以及对西晋时期音乐成就的赞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中的每个字都蕴含着深邃的意义,反映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学术成就,也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