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
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
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
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注释】
三和:唐制,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中有金狨马、秧马等。这里指仪仗队的金狨马。法从:随从皇帝出行的仪仗队。长骑秧马:指仪仗队的秧马。“秧”通“佯”,佯马。杂耕夫:指仪仗队的农夫。今红琥珀:指仪仗队的马匹用红色琥珀装饰。村店:指乡村小店。紫驼峰:指骆驼峰山出产的紫色驼峰。御厨:皇帝的厨房。盲师冕:《旧唐书·礼仪志》载,唐代宗时,曾设瞽师以听乐。《旧唐书·礼仪志二》载,玄宗曾设跛浮图以助乐,即指此。阙里:指曲阜孔庙。盲师冕、跛浮图:都是盲人乐官,因盲师冕为乐官之首而得名。盲师冕,《太平御览》卷六八五引《唐史》作“明王师冕”。盲师冕、跛浮图:盲人乐官。起:设置。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唐代宗李豫在位时的礼遇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仪仗队的组成、服饰和所乘坐骑等,并表达了对唐代宗礼遇的称颂。
全诗可分为四层,每句一意,层层相承。第一层(首四句),写仪仗队的组成和所乘坐骑。
颔联点出仪仗队由仪仗马、仪仗农夫组成;颈联则具体写仪仗队所骑坐骑。
尾联点出唐宗礼遇的优厚。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唐宗的赏赐。
颔联写赐物有红琥珀装饰的仪仗马、紫色驼峰装饰的仪仗马等。颈联写赐田产有曲阜附近的村庄、田地。尾联写赐封赏有盲师冕、跛浮图。
第三层(最后四句),写唐宗对杜甫的礼遇。
颔联指出杜甫曾为盲人乐官之长。颈联指出杜甫曾为跛足僧人之友。尾联则指出杜甫曾为皇帝草诏。
第四层(最后两句),总收全诗。
尾联点出唐宗对杜甫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