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好赋网群英,犹记龙颜赏墨卿。
白玉牒中曾有草,碧纱笼里本无名。
唐诗卒使张穷瞎,国语能令左失明。
老子一生嗜章句,故应天罚遣偏盲。
【注释】
武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龙颜:形容帝王的仪容端庄,气度非凡。
白玉牒中:指唐朝的科举制度。唐代选拔官员主要靠考试,而考试则通过“制策”来进行,即在卷子上写文章,题目由皇帝定。所以考生要写好文章,必须事先知道皇帝的意向、意图。考生写好后,由主考官密封呈送皇帝,这就是“白玉牒”。
碧纱笼:指唐朝的选官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规定,参加考试时,考生必须在帘外候考,然后进入帘内听候发落。这种考试场所叫“碧纱笼”。
唐诗卒使张穷瞎,国语能令左失明:指唐朝的科举制度使很多人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老子一生嗜章句:指老子崇尚的是道,而不像一些儒家学者那样,只追求形式。
故应天罚遣偏盲:指因为不重视真正的学问,而只是追求名利,所以遭到上天的惩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太宗和唐玄宗两位帝王的批评。
第一首的前两句说:唐玄宗喜欢网罗天下的英才,他还记得曾有一次在龙颜前赏给张说墨迹的诗稿。这两句表面上是在赞美唐玄宗的贤明,但实际上却是讽刺他重才轻德。因为唐玄宗虽然重用了很多有才能的人,但这些人却并不都是德行高尚的人。
后两句说:白玉牒中的草书本没有名气,碧纱笼里的字却有名有姓。这实际上是在讥讽唐玄宗用人不当,只知道看人的名声而不知道实际能力。
第二首的前两句说:唐诗能使人穷困潦倒,国语能让一个人失去左眼。这两句实际上是在讽刺唐玄宗的科举制度,因为它导致了许多人无法读书求取功名,只能去干些低贱的工作。
后两句说:老子一生都酷爱章句,所以我该受到上天的惩罚,眼睛偏了一只。这也是在讽刺唐玄宗的科举制度,因为它让许多人失去了真正学习的机会,只能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两个儿子的描写,讽刺了他任人唯亲的错误做法以及对人才的不重视,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